满族原为女真。爱新觉罗氏入关前2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共12帝。如果单算入关后,从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至1912年宣统退位,共268年朝运。

1、努尔哈赤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自中称王”,率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历时30余年,统一女真各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城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明天启六年,在与袁崇焕的交战中负伤,于八月去世,年68岁。庙号“太祖”。

2、皇太极

努尔哈赤第八子,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努尔哈赤战败身亡后即汗位。皇太极对汉文化特别推崇,学识渊博,博览群史;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清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统一东北的皇太极称帝,国号“清”,改族名为“满洲”。皇太极在松锦两次决战中,尽歼明军精锐,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可惜的是,入关前夕,猝死于军帐中。时崇德八年(1643年)。在位17年,庙号“太宗”。

3、顺治

顺治帝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24岁,在位18年。年仅5岁的顺治即位后,由多尔衮辅政。顺治天资聪颖,勤学博览,跟他父亲一样汉文化功底深厚。执政期间,他倚重汉官,改革祖制,剔除朋党,整顿吏治,与民休息。可谓为大清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可惜年少气盛,感情冲动,急噪易怒。董妃去世后,因伤心过度而消极厌世,以致病疾缠身,英年早逝。庙号“世祖”。

4、康熙

康熙帝玄烨,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圣祖”。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期间,先有铲除权臣鳌拜,后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可谓文治武功成就斐然。康熙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5、雍正

雍正帝胤禛,康熙的第四子,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卒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位13年,庙号“世宗”。康熙六十一年,45岁的胤禛继位,摆在他面前的是康熙末年发展停滞的社会现实。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禛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在位期间,他重整机构,改革吏治。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耗羡归公;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七年(1729年),他派年羹尧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维护了国土安全。雍正特别勤政,自诩“以勤先天下”。他的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6、乾隆

乾隆帝弘历,雍正的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在位60年。他是清朝唯一一位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的皇帝,终年89岁,庙号“高宗”。乾隆之初,务实精干,重视农业,社会安定,出现繁荣盛世。在位期间,他命人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但此人太过虚荣,写诗无数,上乘之作极少,墨宝更是遍布大江南北。此外奢靡成风,国库亏空,吏治腐败,贪官和珅更是富超国库。晚年对国家的治理,带来了很多负面结果,农民起义不断。乾隆一朝,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7、嘉庆

嘉庆帝颙琰,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与他的父、祖相比,嘉庆皇帝中用守陈,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嘉庆朝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南京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处于清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上,但他又开不出一个良好的药方。只能在历史残酷的车轮下,等待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积累了180年,嘉庆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而转为衰败的历史角色。

8、道光

道光帝旻宁,嘉庆皇帝第二子,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卒于道光三十年(1782年),在位30年,庙号宣宗。道光为人节俭,勤于政务,奈何资质不高,平庸无能。在位前期,其整顿吏治,整理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之后,毫无挽救策略,得过且过,眼界狭窄,不学习西方,以致中国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

9、咸丰

咸丰帝奕詝,道光帝第四子。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终31岁,在位11年,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庙号“文宗”。咸丰登基后不久,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金田村爆发。接踵而来的又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也就成了清朝第一个被迫逃离紫禁城的皇帝。咸丰与其父道光相比更是才智平平,没有很好的治国手段,终日惶惶不安,消极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道光守成而选了更无能的奕詝,以保住祖宗家业;如果当年选了恭亲王奕䜣,或许局面不止于此。

10、同治

同治帝载淳,咸丰与慈禧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卒于同治十三年,在位13年,亲政1年。终年19岁。庙号“穆宗”。在位期间,实际掌控者为其母慈禧,政事跟他毫无关系。当时多亏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搞了个“洋务新政”,要不然大清亡的更早。据说因为慈禧的过分管制,使得年幼的同治有严重的反叛心理,经常夜间与小太监出城厮混于红灯区,最后死于梅毒。一说死于天花。同治死后,慈禧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跟个没事人似的紧锣密鼓收缴权力了。

11、光绪

光绪帝载湉,同治帝堂弟,醇亲王奕寰之子。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卒于光绪十三年(1908年),终年38岁,庙号德宗。位34年,但自己说了算的日子很少。光绪3岁时被带进宫,因在慈禧的淫威之下长大,所以性格懦弱,决断能力差。19岁时,光绪亲政,因接受了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的他,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可惜的是变法刚过百天便被慈禧强行中断。光绪自己也被慈禧软禁在瀛台,直至死亡。光绪之死,至今仍有很多疑点,后来人们在光绪的头发里检测出了砒霜,据此推测其很可能是慈禧在临死之前做的手脚。

12、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醇亲王载沣之子。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卒于1967年10月17日,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宣统三年,即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下,清政府以隆裕皇太后和宣统皇帝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大清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