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敬事房这个存在,我想大家脑海中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这个情节,一个大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手里捧着一个木盘里面放着绿头牌,这些绿头牌宽寸许、长不及尺,每张牌上都工工整整地写上了某位妃嫔的姓名、封号以及入宫年限,等着皇帝“翻牌子”,决定今晚谁侍寝。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如果皇帝当天并没有侍寝的需求,便会大喝一声“退下”,那么这几个太监便会识趣的离去;反之,如果皇帝今天心情不错,或者有特别想“共赴巫山”的妃嫔,那么他就会将写有这位妃嫔的牌子给翻过来,这个时候,这几个太监就会识趣的退下,赶忙去给这位妃嫔“报喜”,并让她做好为皇帝“侍寝”的准备。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只不过,这个侍寝的过程是极其繁琐的,首先这位妃嫔在接到太监传来的“喜讯”后,先要沐浴更衣,在将自己洗净后进行薰香。待到一切完成后,便会被太监们便会用大毯将妃嫔给裹起来,再由两个敬事房太监将其抬到皇帝的寝宫中。然后扯去大毯,放置于龙床上,接着就是“与帝交焉。

这个时候,敬事房的太监的工作还没有结束,需要礼物在门外守护,并将皇帝今天的宠幸记录做好——“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上宠幸某妃”。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此外,为了防止皇帝过度沉迷而不知节制,若与妃子“恩爱”时间稍长,守在门外的敬事房太监就会高呼一声“时间到了”,以达到提醒皇帝的目的。若这个时候皇帝兴致正高装聋作哑,根本不回复的话,门外的太监则会再喊一次,若喊了几次,皇帝还是装聋作哑的话,敬事房的太监就会屁颠屁颠跑去去请皇后,皇后到了以后就会在门口背祖训,一直到皇帝忍无可忍答到“可以了”为止。

然后,敬事房的太监就会开门入内,而刚接受皇帝宠幸的妃嫔则面对皇帝,倒着爬出被子。因为她不可以背对皇帝,只能这样倒爬下床,紧接着敬事房的太监会再次用大毯裹着她,送回妃子的寝宫。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随后敬事房的太监还会进来问皇帝:“留不留?”如果皇帝说留,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记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若皇帝说不留,太监们便会出来对这位妃嫔采用特殊的手法为其避孕。

当然了,他们也就敢对清后期的同治皇帝、光绪皇帝这样搬出“祖宗家法”,并铁面无私的实行,如果是康熙、雍正、乾隆这样掌握实权,说一不二的皇帝,给敬事房得太监十个胆子,也不敢催促他们,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这是绝对大多数人对敬事房的印象,管理皇帝的“房事”,而皇帝的“房中之事”又关乎皇族血脉,而能否为皇帝诞下子嗣又关乎到自己能够得宠,所以,便会有无数想飞上枝头的妃嫔们,不惜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孝敬”敬事房的太监们,期望能得到他们的“关照”,比如说云雨之事多给点时间,不要那么快喊,又或者是“翻牌子”时把自己的绿头牌放在一个“好位置”等等。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但是,敬事房管的可不仅仅只是皇帝的“房事”,实际上,它是一个负责管理宫女和太监的一个机构,隶属于内务府根据《清史稿·志九十三·职官五(内务府)》的记载:

敬事房,专司遵奉谕旨,承应宫内事务与其礼节,收覈外库钱粮,甄别调补内监,并巡察各门启闭、火烛关防。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敬事房所负责的事务其实并不少,乃是清宫中一个管理皇宫庶务、内廷杂事乃至肩负相当程度政务处理的特殊部门,而皇帝的“房事”也只是其管辖的其中一部分罢了。再说白一点,敬事房其实就是负责管理太监和宫女的一个机构,隶属于内务府。

值得一提的是,敬事房并非清代才有,而是早在明朝便已存在,清承明制,敬事房这一机构也就跟着保留了下来。

不过,清代吸取了明代宦官弄权专政的惨痛教训,清朝建立后对敬事房太监的人数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减,同时为断绝了太监干预朝政的可能,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在这里就先不说这个了。

所以在清朝,敬事房这一由太监组成的机构,失去了像明朝一样徇私舞弊玩权弄政的可能。主要所负责的事情则变成了负责后宫中太监、宫女的甄别、调补、赏罚等等;此外,包括夜间坐更、巡房宫内等等也需要相应负责。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关于这点,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其所著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早就有对敬事房的主要职责,做了明确的说明,明确指出敬事房是一个对太监、宫女进行管理的机构,如甄别、奖惩、管理、更换、选拔等等。

只是,敬事房的众多职责之中,负责皇帝“房事”一项比较特殊,加之,大家对宫闱之事的好奇,这也导致了大多数人认为敬事房就是管皇帝那种事的机构,而忽略了敬事房原本的职责。不过,也正是因为敬事房拥有着管理皇帝房事的特殊职能,成了后宫妃嫔争相“巴结”的对象。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清朝的皇帝们,肯定都对这个制度十分不满,毕竟又有谁愿意自己在云雨之事上受制于人。但他们又没办法对“祖制”发起挑战,甚至更改。于是清朝的皇帝们便开始设法规避这一制度,如皇帝在圆明园等行宫时,敬事房不必奉行存档制。以咸丰皇帝为例,为了躲避这一制度,其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圆明园。

清朝敬事房是怎样的机构?

但是,凡事一定有他存在的道理,这种制度对皇帝来说肯定是不满的,但是对于江山社稷而言绝对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对皇帝房事的详细记录,可以就查清核实后宫妃嫔所生的子女是否确实出自皇帝血统,毕竟那个时代没有“亲子鉴定”一说,同时这样的制度也可以保证如果后代皇帝纵欲,可以对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