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诉我们:“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小人不仅会算计别人,坑害别人,如果你得罪了他,还会纠缠不清。长期和小人纠缠在一起,会越活越烦恼,甚至让你的人生陷入困境之中。

可是,小人防不胜防,总是冷不丁地冒出来。有时候,小人伤害了你,你会愤怒,甚至有一种要掐死对方的冲动。

小人,就像“过街老鼠”一样让人痛恨。遇到小人时,记住以下这三句话,心情就好多了,你就会放下心中的愤怒,一切都释然了。

遇到小人时,记住这三句话,心情就释然了

第一句话:“狗咬了人,那么人要不要咬狗呢?”有一对父子去小山村去收购干货。走进一个村子里,父子两人大声吆喝:“收干笋、收土鸡土鸭、收腊肉......”吆喝声惊动了村里的狗,顿时有两三条狗围过来,“汪汪汪”地朝着他们乱叫。突然,一条黄狗冲过来,咬住了父亲的裤腿,幸好父亲反应迅速,一扭身子,就摆脱了狗的撕咬。但是父亲的裤子上面,留下了一个不小的洞。

儿子看着父亲说:“赶快找棍子,把咬人的狗,痛打一顿。真的太可恶了。”说完,儿子就跑到附近的柴垛,去找棍子了。父亲对儿子说:“算了,狗咬人,是它的本性,如果我们要对狗下毒手,那么我们也会变成野蛮人。”

后来,村子里的人,因为狗咬破了这位父亲的裤子,心存愧疚,就把很多干货卖给了这对父子。父子这一回,赚了好几千块钱,也算是满载而归。

遇到小人,我们就别用平常的思维考虑问题,就想一想:“狗咬了人,那么人要不要咬狗呢?”调整了想问题的方式,忽然发现自己对小人做的事情,也放下了,不再去记恨他。如果小人还有一点点良知,那么他痛改前非之后,还会感激你的不计较。

遇到小人时,记住这三句话,心情就释然了

第二句话:“和小人计较,你就输了。”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在一个富裕人家的门口,老和尚站立了一小会,因为门口的一对石狮子很美,吸引了他的目光。这时候,门开了,一位中年人走出来:“两位师傅,来我家吃饭吧,我家父母都是善良的人,还喜欢参禅打坐。”刚好是中午时分,两位和尚也真的饿了,就随中年人走进了家门。

吃完斋饭,中年人对老和尚说:“这位老师傅,你看看我家的门上,都没有贴对联。您能不能帮忙写几副对联?”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老和尚在别人家里吃了饭,当然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了。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老和尚帮忙写了十多副对联,才带着小和尚离开。

过了一段时间,来庙宇里祈福的群众,告诉老和尚:“上次你帮那户人家写的对联,都被装裱起来了,卖到了城里的一个大户人家,据说得了不少的银子呢。”老和尚听了,微微一笑,“哦”了一声。小和尚听了,却气不打一处来,说要下山去找那个中年人,去把对联要回来。

小和尚说:“师傅,您已经是书法家了,可以说是一字千金。现在却被人利用了,你却不生气,然道说就这样算了?那个中年人,就是一个小人,一开始就没有安好心......”

老和尚拍了拍小和尚的肩膀:“你啊,就别一般见识了。你和小人计较,你就输了。你想啊,人家又没有偷,也没有抢,只是用了一点小计谋,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凭什么去指责别人呢?又为什么要耿耿于怀呢?”

遇到小人,我们要记住“别计较”,因为计较了别人,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就会让自己活得很烦躁,心中有解不开的疙瘩。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是愚蠢的做法。

遇到小人时,记住这三句话,心情就释然了

第三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随他去吧。”两个年轻人一起去北方做生意。他们从广西拉了一车甘蔗,准备去东北卖。因为路途遥远,因此路上走走停停就花了五天时间。赶到东北的时候,恰好遇到天气骤变,天空一直下着雨。年轻人甲看到这样的情况,就对年轻人乙说:“这样的天气,街上行人都没有几个,估计甘蔗一时半会都卖不掉。这样吧,我去周边市场打听一下行情,你在这里看着东西。”结果,年轻人甲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了,他只给年轻人乙发了一条微信:“我因为身体状况欠佳,已经回老家了。甘蔗你就慢慢卖吧,卖到多少钱,你都拿着好了。”

事实上,他们的甘蔗是赊欠别人的,请的车也没有付车费。年轻人甲是看到市场行情不好,就“开溜”了,把风险都推给了年轻人乙。最后,年轻人乙把甘蔗卖完了,亏损了两万多。

有人为年轻人乙打抱不平,要他去找年轻人甲算账。年轻人乙说:“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我就不去找他了。”

遇到小人,最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而不是和他纠缠不清。你做善良的人,他做小人,两个人走的道路不一样,就没有必要再有“交往”了。被小人算计了,你可以看清一个人,也学会了“远小人”的方法,并不是什么坏事。

俗话说:“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和小人在一起,互相纠缠,只是烦恼越来越多,并且可能一次次被小人算计。我们常常被“不甘示弱”的想法控制着心情,让自己有愤怒的情绪。其实,真的不必和小人一般见识,从今往后,遇到小人,“走为上计”,别在小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当然,对于小人的包容,要有“限度”,如果遇到那些得寸进尺的小人,就要奋力反击。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