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在论坛上看了个贴子,有位妈妈在网上抱怨,自己与婆婆两人平时都挺和气,没什么争执,但一涉及到"带娃"问题,家里就被闹得翻了天似的。

事件的起因是妈妈生了二宝,由于要兼顾两个孩子,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打算请个保姆在家里一起"带娃"。但婆婆对"请保姆"这件事情极力反对,天天在媳妇耳边唠叨"谁谁家的媳妇也是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娃""电视上有多少多少保姆虐待儿童的新闻"。

婆婆认为保姆终究是外人,信不过。请保姆不仅花钱,还让孩子亲近其他人,说不定也跟着染上保姆身上某些的恶习。

妈妈则认为婆婆在大惊小怪,现在请保姆多常见啊,也没听说哪家请了保姆后,孩子就不认得家里人的例子。况且自己也不是对孩子完全放手,是和保姆一起带孩子,婆婆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

婆婆为了阻止媳妇请保姆,还提出大宝让她带,二宝让媳妇带。但大宝特别粘着妈妈,死活不肯跟着奶奶,还抱怨妈妈最近忽视他,把注意力都放在弟弟身上。

妈妈感觉又疲倦又苦恼,因为坚持请保姆这件事,还和婆婆僵持了好多天,陷入了"死循环"。

为什么一带娃"婆媳"就闹翻天了?媳妇与婆婆的带娃观念不同,到底该如何解决?

为何一带娃"婆媳"闹翻天?婆媳育儿观念的不同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媳妇与婆婆带孩子的对比图,媳妇在家带娃总是把孩子照顾打扮得白白净净,漂漂亮亮,一自拍俨然就是个时髦的小帅哥或小美女。而一旦家长有什么事,将孩子托付给婆婆照顾时,孩子总是灰头灰脸,穿着大红棉袄小肚兜,甚至还学狗狗捡起地上的东西吃。

比起年轻妈妈们对孩子的"精养",婆婆粗糙的"放养"简直让许多妈妈们受不了!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正是媳妇与婆婆育儿方式的不同。

媳妇相对年轻,受过较高的教育,思想也比较先进,自然明白"科学养娃"的重要性。妈妈们通过与时俱进的网络,公众号,书籍等渠道,获取新的育儿方式,因此极少有那种封建迷信,对孩子成长过程的一言一行也极为照顾。

但婆婆养育孩子的方式是根据自己过去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他人的口头相传。由于当年的信息传递慢以及卫生观念的落后,所以只要孩子身上没有出现大问题,老人家就要沿用当年粗糙、传统的育儿方式。

婆媳生长环境的不同

有位妈妈曾经抱怨自己的婆婆不会带孩子。每次孩子吃饭的时候,婆婆就将食物嚼碎放到碗内喂给孩子吃,妈妈认为这样很不卫生。除此之外,每当孩子睡觉哭的时候,婆婆总以为孩子是冷着了,给孩子穿许多衣服,结果妈妈一摸孩子的后背,孩子已经热出了一层细汗。

很多妈妈可能会抱怨自己的婆婆"迷信""没文化""喜欢道听途说",但实际上,这是由当时的生长环境决定的。

婆婆生活的年代普遍比较清贫,生的孩子也比较多,一家人口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因此婆婆往往关注的是孩子物质层面的需求。

但年轻的妈妈们生活在物资丰富,经济迅速增加的时代,再加上"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地口号政策的影响,许多家庭普遍只有单独的一个小孩,因此也格外注重孩子的各方面需求以及教育问题,物资层面也不再满足于"吃的饱"而是"吃得好""吃得营养"。

因此,婆婆在照顾孩子的"简陋"方式,其实是深受当年贫苦环境的影响,这是很多年轻妈妈没有体会过的。

化解”婆媳矛盾“死循环,要知道”第三人效应“

第三人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 1983 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中发表的一篇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论文中提出的。

学者认为第三人效应之所以会产生,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般来说,一个人都希望他人对自己有好的评价,但如果熟悉的当面夸他,他会认为对方在客套或阿谀奉承,可是当第三人夸他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认为对方说的是真话。

因为人们认为第三人与自己不熟悉,没有必要说假话。所以,一般人都会认为背后的第三人的话会比较真实,说出了他的心理话。

另有一点,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喜欢当面说好话,背后却说着坏话。然而,当第三人在背后也说着自己的好话,便会感到激动,信以为真。

人们往往会更加信任来自第三人的话,这就是著名的"第三人效应"。

应如何善用"第三人效应",避免婆媳之间的"死循环"劝解的话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当家中的婆媳闹矛盾时,往往是"第三人"出面进行调解,这个人有可能是爸爸,亲家,更或者是个陌生人。

婆媳整天闹来闹去,针锋相对,不认同彼此的教养方式,无非都是为了孩子。

这时让不经常负责带孩子的爸爸出面调解,对自己的母亲说"妈,孩子长大了,您没有必要整天为他操心。"这样的话如果出自媳妇口中,婆婆会不以为然,但如果是由自己的儿子(第三人)说出,便会开始疑惑自己是不是管孩子太多了。

同样的,爸爸也可以用"咱妈年纪大,比较固执,小时候家里经常吃不饱,所以特别紧张孩子的衣食问题。"之类的话,来劝解老婆对母亲某些行为的不满。

这时,只要是通情的妈妈都会理解婆母的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自然也会少些对婆母的埋怨。

赞美说服的话

我想起曾经的一个例子:有个小女孩十分害羞内向,家长为了使她的性格更加自信开朗,天天在她面前赞美夸奖她,为了给她充足的自信心。但一天又一天,家长并没有在小女孩的身上看到任何自信的苗头,她依旧是那样胆小内向的性格。

小女孩认为家长每天夸她的话都是骗人的,那是爸爸妈妈为了让她上进做出的"假象"。

但有一天,小女孩将班级的作业搬去新老师办公室的时候,老师赞美了她,"一个人将作业搬过来,太厉害了!"

从这时候起,小女孩备受鼓舞,为了得到新老师的赞美,小女孩努力担任上语文课代表,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自信,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最后小女孩还考上了国内知名的大学。

这一切都起源于第三人——新老师的赞美,由此可见,第三人效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会让人们认为不熟悉的人对自己说的话才是真实的。

如果婆媳因为带娃的原因而陷入"死循环",那么不妨试试第三人的赞美。

就拿前文因为"请保姆"一事而陷入僵局的婆媳来说,如果有人在婆婆面前说"新请来的保姆很厉害,不仅能干,还教会了孩子多少多少字",这样婆婆就会再次考虑"请保姆"一事。

婆婆对"请保姆是坏事"这一观念深信不疑,无非就是从第三人渠道听说了许多坏事,那么妈妈可以对症下药,如果婆婆从第三人口中听说了"请保姆的种种好处",说不定婆婆会改变之前的想法,被第三人说服,允许媳妇请保姆。

我是奶嘴妈妈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则为【一带娃“婆媳”就闹翻天?化解“死循环”,可用“第三人效应”(婆婆带孩子老是势利怎么办)】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