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贪这一口“鲜”,养肝、降三高,还能防痴呆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茶香遍地。所谓“一两春茶一两金”,会喝茶的人都会贪这一杯新鲜的春茶。

春季,最宜饮新茶

中医认为,春气通肝,绿茶入肝,春令阳气开始升发,肝气也偏旺盛,如果肝气升发太过,肝火易旺,肝阳易亢。

春茶性凉,气味芳香,具有疏肝气,清肝热,降肝火,缓肝急,养肝血等功效。

喝春茶能有效缓解急躁易怒,心烦气躁,抑郁不乐,口干舌躁,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咳嗽痰黄,皮肤瘙痒,牙龈肿痛,大便干结,面部痤疮等症状。

而且春茶属新茶,且是一年中品质最佳的茶,所以它口感最好,营养价值也最高。

什么才是“春茶”

一般来说,了解春茶采摘的四个时间段,就知道追春茶的正确时间了。

头采茶

头采茶是每年第一次对已经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叶进行采摘。

数量极少,但品质却不一定是最好的,不必盲目地追求。

头春茶

头春茶是春季采收的第一批茶叶,品质往往是一年中最佳的。

明前茶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其本身质量不错,偏偏量少,上市时间又早,所以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雨前茶

雨前茶是谷雨前采制成的茶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也值得一买。

挑茶秘籍

看外形:好的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

摸手感:购买散装干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捏,选择干燥且手感重实的茶叶,风味更佳。

闻香味: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部分优质茶叶,三泡仍有余香。

喝味道:春茶的茶芽氨基酸含量高,喝起来口感更为鲜醇爽口。

茶的主要功效

早春贪这一口“鲜”,养肝、降三高,还能防痴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抗氧化

茶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强,绿茶的抗氧化活性高出果蔬许多倍,效果最佳。因此,喝茶能预防由氧化损伤引起的衰老和癌症。

预防心血管疾病

黑茶和乌龙茶效果最好。陈院士介绍,在茶对人体的保健效应研究中,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最令人信服。结果显示,坚持喝茶不仅有利于降压降脂,还能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防癌、抗过敏

其中绿茶抗癌作用最好,与其中富含的儿茶素有关。日本对8000多人跟踪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每天饮10杯绿茶可延缓癌症发生,女性平均延缓7.3年,男性3.2年。日本和美国均已将绿茶用于防癌。研究还发现,茶叶中的儿茶素有抗过敏功效,对海鲜、花粉过敏的人可多喝茶。

防龋齿

这是因为其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杀死牙缝中存在的龋齿细菌,并让其难以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龋齿,牙膏中添加茶多酚也是这个原因。另外,茶叶中的氟也有坚齿作用。

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

此外,有新研究指出,常喝茶可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风险,特别是那些有老年痴呆症遗传风险的人群。

茶虽好,并非人人适宜

早春贪这一口“鲜”,养肝、降三高,还能防痴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贫血患者

特别是患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往往使病情加重。

肾、尿道结石患者

茶叶富含草酸,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

百岁老人,每天这样喝茶

古代人最早是摘了茶叶嚼,发现嚼了以后就可以治病。此后进一步发展为“煮作羹饮”,就是用茶来做汤做饭了。

茶饭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赵霖赵老就喜欢用茶来煮饭。

赵老告诉我们,他经常用一把米,一小把茶叶(雀舌),一小把枸杞子来煮粥喝。这样吃了3个月,身体特别好。

养生茶

民国期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活了102岁,平时也非常喜欢用一个保健的茶饮方子。

这个养生茶方就是:一半绿茶,一半杭白菊。

杭白菊有养肝、控压的功效。搭配绿茶,起到控压、控脂的作用。

健康喝茶八大建议

1、不同体质喝不同茶绿茶性凉,建议胃不好的人喝红茶,新的绿茶放久一点再喝也可以;有肥胖问题的人建议喝乌龙茶、黑茶。

2、不同季节喝不同茶建议春天多喝绿茶,冬天喝暖胃红茶,但还要看个人喜好。

3、每天泡两三次茶不要一壶茶从早喝到晚,茶淡了应倒掉重新泡,一天泡两三次最好。

4、不喝太浓的茶不建议喝浓茶,尤其是睡觉前。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会影响矿物质吸收,对神经刺激也大。建议150毫升的水放3克茶叶。

5、黑茶、红茶用开水泡有人认为,泡茶时为了避免破坏茶多酚,应用80℃的水,其实未必。陈院士建议,嫩的一芽一叶茶可用低水温泡,而黑茶、红茶完全可用开水泡。

6、不喝隔夜茶没有研究显示隔夜茶致癌,但是茶放了一夜,难免有微生物污染,卫生不能保证,所以不建议喝隔夜茶。

7、密封、低温存茶陈院士会把茶装满罐子,盖好再用密封袋密封,放到专门储存茶叶的小冰箱。密封、低温可避免茶多酚被氧化,并避免串味。这样保存半年到一年,茶味都不会减。

综合:养生中国、健康上海12320、健康时报

编辑:曹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