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不断的 疫情将人与人隔离在网络的此端和彼端,从人的认知模式、生产生活方式全面革新到人的精神心理,无论是在人类社会科学领域,还是在自然科技方面均发生巨大动荡,以至于对全球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 那么,作为基本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在疫情时代乃至于后疫情时代可以承担哪些责任以及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本文从艺术的形 式美出发,由表及里深入艺术创作的情感中,带你领略艺术世界的五彩斑斓。

01

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艺术批评家、哲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提出20世纪形式主义最著名的宣言,将艺术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即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他认为欣赏艺术品,我们不需要带有别的什么,只需带有形式感、色彩感以及三度空间感的认知就已足够。

然而大多数人参观艺术展览时,大都致力于从认识艺术家的生存背景开始,将猜测艺术家在这幅作品中致力于表现了什么,暗含、隐喻了什么事件和内容为主要目的,其实认识艺术、读懂艺术完全没必要如此费力。比如,我们可以从原始艺术,即各类打磨制石器、彩陶艺术以及刻有动物形象的骨片、岩画中的色彩和线条里感受到直接、冲动、野性、质朴所带来的无法撼动的质感。

《阿尔塔米拉壁画》

史前时期

到古希腊艺术的雕像绘画时期,通过人体的肌理肤感来表现人性的自由、典雅、精致和曼妙;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各大主义、流派所透露的形式意味愈加强烈,像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神秘抽象,独属于印象派的光与色,后印象艺术通过装饰、笔触、结构进行主观意识描绘等等。这些线条、颜色、体积、肌理以及这些关系把秩序和多样性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

《花神芙罗拉》

30×38cm

古希腊艺术

现藏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

《戴宽沿帽的珍妮》

莫迪里阿尼

37.5×54cm

1918年创作

表现主义

艺术作品的首要价值不在情感和理智上面,如果通过一系列的解释来引出一件艺术作品中的再现成分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无害的,这通常不相干,因为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并不需要从生活中带进来任何东西。我们不需要把有关生活观念和事物的知识带入到艺术作品中,也不需要熟谙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而是对美感的无意识接受。

02

无意识的情感流动

艺术当然不仅仅是个体想法的表达,也是某种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产物。这种现实与情感的波动影响着创作活动,最终体现在艺术作品当中。而如何从现有的作品形式美感中领略现实世界和真实环境之外的弦外之音,从而自然地进入审美情感的世界中,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例如保罗·高更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以浓烈阴郁的色彩、简洁且富有装饰含义的线条、从右至左叙述人生的三个阶段。

《 D'ouVenons NousQueSommes NousOùAllons Nous》

保罗·高更

374.6x139.1cm

1897年创作

后印象派

现藏波士顿美术馆

这幅画中的线条色彩不止被用来列举人的出生、青年、年老三段时期,传达思想,且人物衣着面貌的刻画、神像雕塑的描绘,也不仅仅是为了说明这个时期、这块地域的风俗习惯,而是被用来唤起审美情感的。这样一件以哲学命题命名的绘画作品,将人类苦苦索求的本源问题,在其生命即将终结之前,将其一生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类存在问题的解读以客观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

当马蒂斯遇到非洲雕刻,出于对具体物象刻画的逆反心理以及不断探索的创作心理,在《舞蹈》这件作品中,深蓝色的海、翠绿的草地和砖红色的人形成鲜明对比,五个极尽舒展变化,手拉手围成圈跳舞的人快要突破画面,冲到欣赏者的面前。

《舞蹈二》

亨利·马蒂斯

391x260cm

1910年

野兽派

现藏冬宫博物馆

不羁的造型、自由自在的色彩、和谐统一的构图,这样一来,就将个体的审美理解特性融进绘画当中,使构成艺术形象的最基本元素,每一个笔触,每一处线条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并通过与纯色块的巧妙结合,在这一场“舞蹈”喷薄而出的情感中狂欢燃烧至今。

审美情感理论自柏拉图的理性,再到康德的认识论,这种西方的形而上学脉络一脉相承,贝尔还将全神贯注的哲学家与推敲艺术的人放于同一平面,认为艺术家与哲学家同样置身于某种非于一般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中具有强烈的情感,但这个世界不是一般的生活情感,他是一种超脱性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03

对生命情感的慰藉

通常来讲,艺术的形式与我们的感受、情感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相契合的,艺术形式中包含众多的内容,贯穿人的情感抒发。生命的出现、发展、生长和消亡暗示艺术形式也包含这一规律,尤其在疫情时代及后疫情时代,艺术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逃避、批判,更多的是让人以人的情感形式而存在,都能在艺术、设计、手工工艺等等中感受美、享受美。

生命形式的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完完全全契合优秀艺术生命的节奏韵律和生长轨迹。例如酒井抱一《夏秋草图屏风》上的夏草和秋叶在骤雨狂风中摇曳,牵牛花、百合还有女郎花在阵雨中或低垂或飘落或傲然生长,虽描绘的是静物花草,但却有风、有雨,整个艺术作品中该动的部分有力地挥发、该静止的部分安分地伫立,有动有静、有快有慢,就如生命般那跳动的脉搏和一呼一吸间在空气中流淌。

《夏秋草图屏风》

酒井抱一

164.5x181.8cm

江户时代

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

节奏的轻重缓急喻示着线条的流畅、笔触的钝涩、色彩的淡妆浓抹以及布局形态的舒简繁冗抑或者是质料的粗细有致,正如戏剧般故事的展开、加强和流逝……这一瞬间的审美感受绝对不会与我们日常生活情感联结在一起,这确实是恍惚的片刻,以至于达到迷狂的状态。

艺术使我们走出人活动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审美的世界中,在某些片刻,我们与人的利益相隔绝,我们的愿望和记忆为艺术而凝滞,我们被拔升到生活的河流之上。正如倾心于研究纯粹数学的心理状态,他在思索中体验到一种情感,对世界充满好奇,这种情感并非产生于那些思索与人生之间的关系,而是非人的、超人的。贝尔始终认为,有意味的形式能引起的崇高的审美情感比再现性绘画引起的人们的一般生活情感要深刻得多、要高得多。即“尽管艺术的回响和阴影丰富着平凡众生的生活,但是它的精神却栖身于高高的山巅之上”,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文案|芒果是只猫 排版|是芮不是苪

校对|Jenny 责编|Darknight

来源:AFIH

投稿、收藏请加微信↑↑↑联系电话:13522454081邮箱:artgeya@163.com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本篇文章为【唯美艺术与真实情感(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的相关内容,情感在线已为你全部介绍完毕,更多实时资讯请关注情感在线的“资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