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朱鸿长安文化书系《长安与关中》,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我曾自云走遍关中,指1991年与1993年间我走了潼关、武关、散关、萧关及关中的山川、帝陵和宗教场所。那是一次雄壮的经历,强化了我的精神。

不过现在看来,所谓走遍关中,俨然韩信用兵,是以数千号称数万,难免惭愧,因为关中史迹甚繁,且一再有文物从地下毕露其形。

然而我终于再鼓勇气,再使毅力,从2018年冬到2019年夏,走了函谷关、陇关、峣关、金锁关和石门关,并又一次去了萧关、潼关、散关和武关。东西八百里风与月,南北一百八十里寒与热,脚踏兵戎之墟,心断盛衰之理,感慨纷纭!

关中是一个盆地,中心低,周边高,是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断陷,少也三百万年了。

考古发现,此盆地至迟在六千年之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浐水沿岸的半坡遗址出土了精美的陶器,是仰韶文化的一种灿烂佐证。在沣水沿岸和泾水沿岸,也有面世的仰韶文化的陶器。那时候,此盆地活动着近乎四百个部落或氏族集团,明证这里是很宜居的。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周人于斯创造了一套颇为灿烂的礼乐制度。孔子赞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尽管如此,关中还没有出现,是指这片土地还未以关中为名。我不知道祖先若要交流此盆地的信息会如何呼它?叫它什么?也许仍按原始的习惯,指指点点、比比画画吧!

公元前272年,春申君,就是黄歇,受楚顷襄王派遣出使秦国,向秦昭王提议,可以建立一个秦楚联盟,一旦事成,秦国便能从容地对付韩国和魏国,其结果是:“韩必为关中之侯。”也许各路诸侯早就议论关中了,不过事实是,当此之际,关中才从春申君之口诞生。书上有录,班班可考也。

好了,天下终于有了一个关中,它变成一个舞台,英雄、美人和奸佞都会在这里表演一番,并留下自己希望的或自己企图避免的痕迹。

关中的地界一直是变化的,不同的岁月,有不同的畛域。或曰:“西以散关为界,东以函谷关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或曰:“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谓关中之地。东西方千余里,南北近山者,相去一二百里,远者三四百里。”或曰东有函谷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关之中属于关中。或曰东有潼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关之中当归关中。

1913年至1928年,陕西设有行政机构关中道。其辖陕西中部,北含韩城、合阳、澄城、白水、同官(今之铜川)、栒邑(今之旬邑);东南包括商洛;西南以秦岭为边陲。关中道容纳了武关、散关和陇关,可惜函谷关和萧关不隶陕西,遂不在关中道。

在典籍里,关中是秦国的一个地理范畴,或是一个军事地理范畴。除了十五年的关中道,鲜见它是一个行政区划的,甚至从来不是。关中现在显然是一个历史地理范畴,以史念海的观点,它的地界应该在陕西中部,具体在秦岭以北,子午岭和黄龙山以南,潼关以西,陇山以东。函谷关和萧关皆不为关中所有,它仍缩小了。

关中覆盖有深厚的黄土,其熟化层在五十厘米至六十厘米之间。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以来,便有人在此盆地经营农业,是因为这里合适耕植。司马迁曰:“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关中还有水利,它不仅支持了农业,还滋养了农业文明。水利万物,也在关中得到了彰显。关中之于北方,其河流应该是多的了,主要有渭水、泾水和洛水。渭水发于甘肃渭源,其东流至陕西宝鸡进入关中,再东流,至潼关汇黄河。泾水出于宁夏泾源,其东流,经甘肃平凉和泾川,至陕西长武和彬县进入关中,再东南流,至西安以北汇渭水。洛水源于陕西定边,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正是它的泉脉。其东南流,经陕西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宜君、澄城、白水、蒲城、大荔,至三河口汇渭水。渭水、泾水和洛水的两岸,农业发达,人口屡增,城市也发展起来了。

渭水尤有大功,它就是关中的母亲。没有它的养育,关中将难以壮硕。渭水在南岸的支流有清姜河、石头河、骆谷河、黑水、涝水、沣水、潏水、浐水、灞水和戏水,在北岸的支流有汧水、雍水、漆水河、沮水河、清峪河和冶峪河。实际上,漆水河、沮水河、清峪河和冶峪河,统统汇石川河,石川河又在西安以北汇渭水。渭水有一个网络系统,它丰富了渭水,渭水遂得以养育关中。渭水之功,不仅是农业灌溉,还有交通运输和军事防御。

早在公元前8世纪,也就是春秋以来,晚在公元前5世纪,也就是战国以来,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关中的战略地位才得以突出。秦以关中为基地,发奋数百年,一统天下。秦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原因颇多。关中为群山所环,成天府之国,有金城之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它进可攻,退可守。攻,戈戟伸于关外,士徒据其本营。守,关中完全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关中之山,南横秦岭,北贯北山。然而并不止于笼统的南北之山,因为秦岭山系和北山山系都很复杂。关中之山,是天女散花。眉县有太白山,西安城南有终南山和玉山,陕西洛南与渭南市华州区之间有草链岭,华阴城南有华山,宝鸡城南有鸡峰山,宝鸡城东偏北有岐山,岐山东北有箭括岭,岐山西北有杜阳山,永寿以北有永寿梁,凤翔有老爷岭,陇县西南有关山,旬邑有石门山,扶风有瓦罐岭,乾县有梁山,礼泉有五峰山和九嵕山,泾阳有北仲山和嵯峨山,富平有频山和将军山,蒲城有金粟山和尧山,合阳有梁山,韩城西北有牡丹山。这些山高高低低、错错落落、郁郁葱葱、苍苍莽莽,给关中以深奥之美。终南山峰峦叠嶂,是京师之镇,国之所瞻。九嵕山孤耸蓝天,遂营昭陵。

关中不仅为群山所绕,造成屏障,而且有茂林,有修竹,有奇花,有异草。走兽有鹿,有豕,有狐,有兔,有大熊猫,有金丝猴;飞禽有金雕、苍鹰、雀鹰、猫头鹰、啄木鸟、杜鹃、鹦鹉、柳莺、乌鸦、喜鹊、金鸡、松鸡、天鹅、大雁、野鸭,有朱鹮,也有麻雀;还有漆、棕、毂、纑、玉、金、铜、铁。在以长安为国都的那些日子,关中的货殖之资,上则富君,下则富民,凡士无不向往。

关中具四塞之固,然而并不封闭,是因为群山之中,皆存通道。其东南有蓝武道,以达吴楚,西南有陈仓道,以往巴蜀,东南与西南之间有库谷道、子午道、傥骆道和褒斜道。其北有金锁关,以至延安。其东有潼关和函谷关,以穿过崤山,进入中原和齐鲁之境。其西北有陇关道和萧关道,经今之甘肃和宁夏,以走西域。这些通道先是猎人发现的,后是商人打开的,再后是征人拓展的。

关中还有渡口,其分布在黄河沿岸,它们是:禹门、夏阳、蒲津和潼关。

不管是关中的地力,还是关中的形胜,显然都合适民族的融合。此盆地广衍肥沃,为九州之上腴,农业尚矣! 它又面临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或以战争的形式,或以迁徙的形式,或由于灾害,或由于逼迫,往往骏奔关中。经过艰苦的交融,也包括通婚的途径,实现了基因的融合,也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秦汉以来,甚至春秋以来,匈奴人便反复进入关中。伴随匈奴人的,常常是羯人、氐人和羌人。陇关和萧关,当然是他们进入关中的主要通道。在关中,匈奴人、羯人、氐人、羌人与周人、秦人和汉人融合,他们也互相融合。公元4世纪,鲜卑人趁中原混乱之际,统一北方,并积极向汉人学习。公元535年,一批鲜卑人以元宝炬为头目,由宇文泰执掌,在关中建立政权,史称西魏,接着是北周。这两个鲜卑人的政权,加速并深化了民族的融合,从而使中国逾越短暂的隋,走向了伟大的唐。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意味着关中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基于此,中国文明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与波斯文明,都在这里有所交会。佛教曾经在犍陀罗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强烈影响,出现了希腊式佛教艺术。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这种希腊式佛教艺术也得以在法门寺石刻、草堂寺石刻和彬州市大佛寺石窟有所表现。仔细观察,某些佛教造像在五官、头发和服饰上,确实有希腊艺术光芒的闪烁。这不也是希腊文化辗转在关中的一种播布吗?景教兴于大秦,今之叙利亚一带,至唐传入中国,盛行长安二百余年,留碑一通。这不也是大秦文化辗转在关中的一种播布吗?大秦就是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

本篇文章为【管仲论原文完整版(关中论史)】的相关内容,情感在线已为你全部介绍完毕,更多实时资讯请关注情感在线的“资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