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12日电 题::6月金融数据出现较为明显反弹

作者 许博男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根据央行数据,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00亿元,同比多增14683亿元,高于预期值42000亿元;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00亿元,同比多增690000亿元,高于预期值24000亿元。

综合来看,6月金融数据一改前期不振表现,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融资需求低迷拐点已现,金融数据已走过最差阶段。

企业贷款:总量结构均好转,企业融资需求上升

6月,新增企业贷款新22116亿元,其中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14497亿元、新增短期贷款6906亿元、新增票据融资796亿元,结构明显改善。

经济预期回暖带动企业贷款总量与结构均出现明显好转。从总量上看,6月新增企业贷款新22116亿元,较2021年同期多增7525亿元,一改前两个月颓势;从结构上看,代表企业发展与扩张需求的中长期贷款较2021年同期多增6130亿元,而常用作短期资金周转的票据融资同比少增1951亿元,企业融资结构出现明显改善。

我们认为企业融资需求出现明显上升,且融资结构出现明显好转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经济活动明显恢复,6月以来,疫情影响正在逐步消退,北京、上海新增确诊病例大幅下降,复工复产带动企业经营活动全面复苏。其二,疫情防控政策出现精准化、人性化升级,经济预期扭转,企业重拾发展需求,带动企业部门贷款需求回归。

居民贷款:地产仍在谷底,居民融资需求仍在修复进程中

6月新增居民贷款8482亿元,同比少增203亿元,数据仍在延续前几个月的磨底趋势。

地产市场表现低迷,是居民融资数据的主要拖累原因。从结构上看,6月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多增782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989亿元,可以见中长期贷款是本月居民贷款表现低迷的拖累项。而中长期贷款的最重要组成项是汽车贷款与房屋贷款,而地产仍然不振,是本月居民融资数据疲软的主要拖累。

政府债券:财政依然给力

6月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融资15765亿元,其中专项债券13724亿元,一般债券2041亿元,“稳增长”发力仍在进行中。

年内专项债发行额度基本全部完成,带动政府融资数据亮眼。转向债发行受政策导向影响,于近两月明显提速。截至6月末,专项债发行总规模已经达到3.4万亿元以上,全年93%的新增专项债券已发行完毕。在此背景下,政府债券融资也对本月社融数据表现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支撑。

M1&M2:剪刀差再次印证经济预期回暖趋势

6月M1同比增加5.8%,M2同比增加11.4%,M2-M1增速剪刀差出现收窄。

M2-M1剪刀差表明货币已经开始出现“活化”趋势,再次印证经济预期回暖趋势。

6月M2增速-M1增速剪刀差为6.5%,虽然仍处较高水平,但相较上月的5.6%已出现收窄趋势。M2增速-M1增速的剪刀差越大,说明二者之差即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与居民储蓄存款,其比重较高,也意味着货币存款活期化程度更低。

自2022年年初以来,M2-M1剪刀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2022年1月,这一数值高达11.7%。而6月为年内剪刀差首次回落,也从另一侧面印证货币开始出现“活化”趋势,经济预期出现边际好转——因为只有当企业经济预期开始好转、需要扩大资本开支时,才会将定期存款活期化。

最差阶段已经过去,但仍要警惕行情回调风险

金融数据是经济运行态势的前瞻指标,社会融资总额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居民与企业对经济的预期,因为只有在乐观预期下,企业才会通过增加长期贷款而扩大资本开支以谋求扩张性发展,居民也才会增加汽车、住房等大件商品消费从而增加中长期贷款。

当前,企业部门已然出现明显预期转好,居民部门需求虽然萎靡,但汽车与地产调控政策底已到,需求释放可期,叠加政府部门财政发力,5-6月大概率是全年“经济底”,未来只需静待“柳暗花明”。

资本市场向来是预期先行、机构抢跑。自5月以来,A股市场由于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彼时经济已经探底这两重预期,已累积不小涨幅。但结合物价数据,6月CPI同比上涨2.5%,高于预期值,本轮猪周期启动叠加海外原油市场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长期通胀上扬隐忧仍在。虽然当前通胀数据不一定会掣肘货币政策的大趋势,但我们仍须警惕通胀预期之下市场走出“倒N形”行情。(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