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写作中考押题文三篇。一篇是关于亲情,一篇关于自然与人生,一篇关于价值观。中考作文基本上是在这几个方向里兜兜转转。初三学生,可以复制下来,给学生参考。初一初二的学生,可以复制下来,研究中考作文的写作方法。

老师写作的中考押题范文三篇

聆听,如此美丽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题记。

一进门,就听妈妈说:“你在网上买的新书到了。”我哼着歌,举起那两本新书,快乐如涟漪荡漾开去。

妈妈说:“你为什么要看这样黑暗的书,看点阳光点儿的不好吗?”什么样的阳光,我说。妈妈说,《论语》。我差点喷出来:“《论语》那是规矩好不好,我的规矩够多了,不需要看这样的书。”妈妈又说起来,《繁星》《春水》《毕淑敏散文集》……妈妈还在不停地絮叨着。她说的话,我几乎都能背下来了。总之我不爱看的书,绝对不看。

我紧紧地关上房门,以飞快地速度写作业。时不时瞥一眼架子上一本本心仪的书,写作业就有了劲头。

终于还剩下一篇摘抄,一边看书,一边摘抄,岂不绝妙。

第二天,语文老师喊我到办公室。她双眉紧皱,非常严肃:“你对比下这几份摘抄,看看有什么区别。”我一看是自己和同学的摘抄。同学的摘抄优美凝练而深邃,而我的摘抄则像个蹩脚的小丑。

老师说,这些句子是从哪里找的,你看的什么书。我站在那里,一时语塞。老师,我——我,我小声嗫嚅着。

回到家,我找到妈妈为我买的书。这些书,虽已落尘,可还封着塑料皮。我打开,读起来,开始时有些抵触。当我读到冰心的这句话“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我心里一颤,这说的不是我吗。

自认为的个性、成长原来只是幼稚。我回想妈妈一句句谆谆的话语,多么掷地有声,我的耳朵失灵了吗?而我执迷的快餐书给了我什么呢?只是将岁月填成一段段空白而已。我款款地抚摸妈妈给我买的书,只觉得他们有千钧重。从今我要学会聆听,聆听如此美丽。

老师写作的中考押题范文三篇

老师写作的中考押题范文三篇

只愿心中有风景林徽因说:“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一日写作业到很晚,早已是月明星稀,似有微风扫着窗棂。舒展有些酸麻的身子,在屋里转几个圈。忽然被丝丝缕缕的香气吸引了,顺着香气,从书房来到客厅。啊,原来是茉莉花开了。洁白而娇小玲珑的花瓣还未全开,好像漂亮而羞怯的淡雅女孩。心旷神怡在客厅踱步,又看见鱼缸里的几条鱼已经睡了。第一次看到鱼睡下的样子,一动不动,姿态翩跹,神态极其安舒。忽然想起了庄子那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早晨起来,妈妈早已煮好了微甜而香气四溢的八宝粥,准备好两盘清淡而有营养的小菜。我坐在餐桌前,看到爸爸、妈妈还在忙碌,看到屋里已经井井有条。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言语,可是这质朴的关怀不就是最好的风景吗。

走在上学的路上,才发现昨夜曾是雨疏风骤。路边花池旁,散落着朵朵落花。有的花瓣还在风中飘落,如飞舞的蝴蝶,即使飘落,也是那么遗世独立。

想到顾城那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只要用美的眼睛,去观察一切的遇见,时光也会被氤氲成美好。自然的风景很美,人世间的风景更美。伸出热情的双手,说出暖人的话语,感恩的心,善良的意,总会留住光阴的流逝,把温暖留在心底。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虽然外物瞬息万变,虽然苦难也会不时造访。可是只要心里有风景,苦难也会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人生风景如画,我只愿心中有风景,看人间处处美好。

老师写作的中考押题范文三篇

重读苏轼这部书如果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我最想重读的是苏轼这本书。

读苏轼这本书,学会看淡得失,宠辱皆忘。

苏轼的人生大起大落,好似从山之巅,跌入谷之底。21岁中进士,人生得意,平步青云。40多岁,差点命丧冤狱。虽然侥幸出狱,可是从此便沦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漂泊憔悴生活。被贬杭州,密州、惠州、儋州,一个比一个远,一个比一个荒凉。爱妻也在颠沛流离中死去,祸患一个接着一个。

面对人生的得与失,苏轼并没有耿耿于怀,不能自拔,而是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喟叹。他的心胸已经足够宽广,得失宠辱已经被置之度外。重返朝廷后,苏家门庭若市,仰慕者无数。苏轼没有报复陷害他的小人,也没有自得于显耀之位。而是多次请辞,宁愿去过“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生活。

读苏轼这本书,学会笑对苦难,从容乐观。

有人说,读懂了苏轼,一辈子也不会抑郁,更不会沉沦。是的,我们看看苏轼在人生的至暗时刻是怎么做的?虽然漂泊辗转,他始终心系百姓。修苏堤,除水患;为民请命,直言犯上。苦难没有使他压抑,他亲自调羹,便名菜传世;亲近自然,便成《赤壁赋》。坎坷算什么,他发出一句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样的铿锵诗句。于人生低谷处,系民生,创佳作,乐而忘忧。所以我们都应该读读苏轼这本书,因为做人就应该像苏轼这样,将短暂的人生,崎岖的人生,谱写成最精彩的华章。

重读苏轼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淡泊,学会了乐观,并且懂得人真正完美的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