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达改姓“洋”,“中国纸王”为何再度易主?

又一个国产品牌姓“洋”了!

近日,中国纸业巨头维达发布公告称,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亚太资源集团,以每股23.5港元的价格完成了对维达国际的收购,本次收购总价值为261.026亿港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维达二次“卖身”早有端倪。

由于连年的净利润下滑,去年4月,维达最大控股股东Essity集团就曾发布公告表示,为减少日用纸巾在公司销售额中的占比,有意将维达国际出售。随后,便吸引了一大批竞购者,包括金光集团、SuzanoSA、贝恩资本、CVC、DCP Capital等,直到金鹰集团出现,维达才找到了最中意的买家。

从当前披露的数据来看,维达是在溢价约22.12%的基础上完成“卖身”的,此次交易完成后,维达创始人李朝旺将清空股权,“中国纸王”也会彻底沦为外资品牌。

当然,就维达本身的发展而言,新东家确实能助其一臂之力。由于国内纸企对海外纸浆的依存度较高,一旦国际纸浆价格上行,国内企业普遍经营承压,这也是此前维达利润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而金鹰集团拥有丰富的产业链资源及财力,通过加强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可以帮助维达在纸浆等上游供应链中获得成本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加强整体竞争力,最终促进盈利。

从金鹰集团的角度来讲,收购维达后,也可以将其作为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的一个有力抓手,充分利用维达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搭建起的销售网络和品牌知名度,实现合作双赢。

展开全文

如果将时间倒回到39年前,维达的创始人李朝旺绝对不会想到,他从破产边缘救回来的孩子,会以卖身为结局。

1985年,27岁的李朝旺来到新会河南纸制品厂担任厂长,彼时的工厂正处于亏损状态,李朝旺时常苦恼于不知该如何挽救颓势。

直到在一次与香港人谈生意时,一包小小的纸巾为他打开了新世界。李朝旺发现,港商身揣玲珑的小包纸,叠得方方正正,携带方便,还不浪费。而当时的内地却并没有商家售卖这样的产品,嗅觉敏锐的李朝旺立刻察觉到这是一个商机。

后经他了解,这款小包纸的生产商是当时的上海利民造纸厂,于是李朝旺当机立断,说服对方拿到了纸巾的代理权。靠着代理生意,不到2年时间,李朝旺不仅填平了之前日用品厂的欠债,还小赚了一笔。

有了经销试水的成功经验,1990年李朝旺正式注册了“维达”商标,全面开启了自有品牌之路。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1993年李朝旺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造纸厂——维达纸业城,并从日本引入一条能年产1万吨的造纸生产线,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100%进口原木浆的厂家。据媒体报道,当年维达的营收就超过了1亿元。

在广东站稳脚跟后,维达又开始向全国范围扩张,陆续在湖北、北京、四川、浙江等地建立生产基地。2007年7月,风头正盛的维达以“维达国际控股”为主体在香港上市。

此后,维达便一路高歌猛进,连续九年蝉联中国内地生活用纸市场的市占率第一。

不过,维达的高速增长神话在2021年时戛然而止。

由于我国的木材长期处于紧缺状态,生产生活用纸所需的木浆依赖海外进口。而自2020年11月以来,纸浆的价格一直持续上涨。

有关机构曾经算过一笔账,每吨生活用纸要消耗1.03吨纸浆,如果每吨浆价格上涨100元,纸企的成本就要上升1%,净利润则要下降6.5%。

因此,不仅是维达,净利润率的下降是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情况。

统计显示,2021年至2023年,心相印母公司恒安国际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5.75%、8.51%、11.78%;中顺洁柔净利润率分别为11.58%、6.35%、4.08%;而维达则为8.77%、3.64%、1.27%。

所以,此时的维达对于大股东Essity集团来说,已经如同“鸡肋”,二次易主的结局并不让人意外。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说成本是利润下降的底层原因,那么生活用纸市场的细分进化,则加剧分割了原有巨头们的“蛋糕”。数据表明,2023年,面巾纸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9%,湿纸巾增长14.9%,都远远高于4.5%的纸巾市场增长规模。

而且,可心柔、安慕斯、Unifree、京东京造、Babycare等新兴品牌的强势入局,也打破了市场的宁静,对维达等巨头们造成了威胁。

从宏观角度分析,虽然国内生活用纸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集中度却较低,截至2022年,四大头部企业维达国际、恒安国际、金红叶和中顺洁柔合计市占比仅为32%。相比较而言,在成熟的美国市场,生活用纸前三强瓜分了66.7%的市场份额,日本生活用纸市场前三强则合计占有59.6%的市场份额。

另外,与国外成熟市场的品牌通过多品牌、多品类拓展及新产品创新开发挖掘消费者不同,国内企业还大多处在以量取胜的阶段,包括维达在内的国内生活用纸企业多元化业务尚有待加强。

不可置否,过去3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纸品及个护行业诞生了一大批数百亿收入的龙头品牌,“中国宝洁梦”似乎在无限接近。但随着经济局势的变化,纸业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基础消费品正在面临更为复杂多样的全新挑战,巨头们的“宝洁路”仍然弥漫着浓雾。

维达的困境,只是中国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至于再次卖身后,维达的剧情走向又将如何,我们会持续关注。

维达改姓“洋”,“中国纸王”为何再度易主?

编辑: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