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感在线网给大家分享蒸儿糕做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蒸儿糕做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块蒸儿糕背后的50年,三代人传承这份南京味道这个童年小吃美味又便宜,全国都有,但是叫法不一样,你吃过吗?

昨天在贵州六盘水的水城古镇,遇到一种很特别的当地小吃,叫蒸蒸糕,长长一条街道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卖蒸蒸糕。这个蒸蒸糕竟然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童年记忆。

蒸蒸糕的做法很简单,把糯米粉、糖、花生芝麻放进一个拳头大的木质漏斗型磨具里,然后再放上一个像水壶的铜锅上蒸,每次蒸一个,每蒸一个需要1分钟,当蒸糕突突跳动的时候就差不多好了。

再把蒸糕连模具一起取出放在一个迷你柱子上,蒸蒸糕就从磨具里脱离出来了,蒸蒸糕软糯香甜,非常美味,六盘水卖3元一个,我连吃了3个。

在网上发布后,全国各地的网友给我留言,才得知这个蒸蒸糕其实属于国民小吃,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尤其是小时候,几乎每个人的童年居然都有蒸蒸糕的记忆。

但每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比如四川、重庆的网友叫它冲冲糕,湖北荆州叫顶顶糕、恩施叫它泡粑、天津叫蒸梨糕、桂林叫马蹄糕、西安叫甄糕、南京叫蒸儿糕、潢州叫碗儿糕、杭州叫定胜糕......而且每个地方的价格也不一样,六盘水3元一个,有的地方5毛一个,1元一个,10元5个的,总的来说旅游地区稍贵,县城里最便宜。

世界那么大,我们虽身在五湖四海,但却都爱着同一样小吃,有着一些相似的童年记忆。尽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但人们却做出了如此相似的小吃,时不时很有趣呢?

从一台蒸儿糕手推车到网红店铺,探秘40年老店芳婆糕团店

女儿献给妈妈的歌《妈妈的芳华》

词曲:刘悠然 演唱:刘悠然

用感恩的心经营一家小吃店

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妈妈又说起她创业的经历。

1977年,为了照顾因为中风瘫痪在床的爷爷奶奶,妈妈从溧水农村来到南京。那时候妈妈肚子里已经怀着我,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妈妈还是挑起了卖蒸儿糕的担子。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到后来有了营业执照,在家门口摆小吃摊,再到90年代有了属于自己的门面,一路走来,妈妈吃了太多的苦,但她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会被她的笑容感染。

她不言苦,只说感恩,当初能够在南京安顿下来,多亏了街道和居委会的帮助。我和弟弟小的时候,多亏了街坊邻居帮忙照顾。当时做蒸儿糕需要用到的大米、煤炭等都需要凭票证购买,她一个"外地人"哪里会有票证?都是街坊邻居用自己省着没用完的额度接济她。看她一个乡下女人,又要做糕又要照顾老人,大家没事就会来搭把手,谁家有好吃的也会端一碗过来。后来生意慢慢好起来了,能买到的大米也远远不够用,社区主任甚至带着她去粮站"打招呼",帮她解决了大米供应的问题。能够领到营业执照,多亏了工商部门领导的关心;被评为南京市著名商标,工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帮忙跑了好几趟……

这么多年来,妈妈把这一切都铭记在心里,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经营着小吃店,她特别注重小吃的口味和品质,用这样的方式来回报所有给过她帮助的人。

妈妈自己这样做,也一直这样教育我,让我常怀感恩之心。当年我从师范毕业,在农村当老师,条件艰苦,经常发不出工资,每次回南京,妈妈都会跟我说:"你不许有任何抱怨,就是不拿工资,也要好好工作!"妈妈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因此不管是做老师,还是后来成为一名公务员,我都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只问付出,不求回报。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生活,感恩每一个友好的眼神,感恩每一句温暖的话语,感恩每一次心灵的感动,感恩每一点来自他人哪怕是微小的帮助。

40多年不变的坚守和创新

可以说,我是跟着芳婆糕团店一起成长的。从当初自己一个人、一双手,到现在有十多名员工,小店越做越好,我们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不变的是妈妈40多年的坚守:40年如一日地每天坚持凌晨两三点钟起床,风雨无阻;坚持全手工制作,挑选最好的原料;坚持不开分店,拒绝了一波又一波想要加盟的人;坚持平价经营,十元钱可以吃上四五样早点;坚持在"一线"把关,保证产品的品质;坚持创新,与时俱进推出新品。

如今店里品类繁多的小吃,都是妈妈自己通过摸索慢慢学会的。记得1998年苏果超市在南京刚开业,卖的台湾卤蛋很是畅销。妈妈听说后,就去买了几个台湾卤蛋,慢慢品、细细尝,琢磨这么好吃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了研究卤蛋的做法,她甚至跑了很多菜市场,买回各家做的卤蛋品尝、比较,再根据自己的想法一次又一次地试做。

在整整研究了两年多时间后,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口味。独家秘方做出来的老卤蛋,汁水渗入蛋黄里,蛋白嫩滑味美,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馥郁清香,成为店里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

现在店里畅销的乌饭团、酒酿元宵、糖芋苗、八宝粥等,都是花了近两年时间才真正做成功的。

我想,正是这份执着与创新精神,才让妈妈成为人气小吃的"行家里手"吧!

小吃里包含着妈妈的慈爱

芳婆糕团店相当于我们的第二个"家",那里有我从小吃到大的美食,更见证着妈妈从青春时期走到双鬓泛白的人生历程。

乌饭、板栗肉粽、老卤蛋、酒酿元宵、八宝粥、糖芋苗、百合银耳羹、红豆沙、南瓜汁……40多年来,妈妈对待每一样小吃都倾心尽力,她是把对子女的用心、对顾客的感恩都融进了小吃里。

我女儿也格外喜欢外婆做的小吃。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带着女儿到妈妈的小吃店里,妈妈都会给我们端上各种小吃。我最喜欢吃酒酿元宵,女儿最喜欢吃辣汤。倒上一点醋、辣油搅拌一下,绿的海带,白的千张,透明的粉丝,一粒粒飘香的芝麻,再撒上几根碧绿的香菜,女儿顿时胃口大开。

妈妈就坐在我们对面,含着微笑看着我们吃。吃着妈妈、外婆做的小吃,我和女儿满满的幸福,而看着我和女儿满足地吃着,对妈妈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幸福就这样无声地传递着。

在我心里,小店的亲切正如它的名字那样朴实无华,妈妈给小吃店起名叫"芳婆",是因为这是妈妈的名字,更是因为,吃着芳婆的小吃能让人想起妈妈的味道、外婆的慈爱,那令人难忘的味道里,浸透的是妈妈的一颗心、一片情。

近年来,芳婆糕团店得到了市民的厚爱和赞誉,有人说,它是南京美味小吃的代表之一,虽然没有华丽的门面,却有着极好的口碑。也有人说,小店秉承质量第一、品质第一,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蕴藏着一颗质朴执着的工匠之心。有人说,风雨甘苦40多年,年逾六旬的芳婆也成了一代人的励志榜样。也有人说,芳婆糕团是家的味道,是一座城的早餐记忆,承载的是一代南京人的童年味道。我想,带着这些赞誉,这些情怀,芳婆糕团店会越来越好,妈妈的笑容会越来越多。

南京人才懂的“土味小吃”,全吃过算你狠

街头 | 传统 | 小吃

「 蒸儿糕 」

两层白糕,中间夹层薄芝麻糖,就是老南京儿时记忆里的专属甜品。

经过一番细磨的白嫩米粉,压在木制的蒸儿糕模具里,不消一会儿,小炉锅一上气,“古早甜品”就做好了。

蒸汽朦胧间,仿佛就回到了儿时记忆里,放学路上,街头巷尾小贩推着小车叫卖的场景。

【推荐】

老城南刘氏蒸儿糕

「 梅花糕 」

南京人爱糕点,自古有之。《南京地名大全》里记载到:“迈皋桥,古称‘卖糕桥’”。

除了外地人去南京大牌档必点的桂花糕,梅花糕也堪称一绝。白糯糯,软绵绵,夹着细软香甜的豆沙芯,五颜六色点缀得色彩喜人。

可惜现在叫得上名字的梅花糕店不多了,大多是偶尔遇见的小摊车。

【推荐】

左师傅梅花糕(马台街)

朱师傅梅花糕(宁海路附近)

陆氏梅花糕(老门东)

「 青团 」

俗话说,没吃过青团,就不算来过春天。

春天在南京留下的代表作,除了家常必吃的七头一脑,就是“网红”青团了。

有多红?看清明假期科巷许阿姨家门口的5米长队,看各大奶茶品牌层出不穷的“青团奶茶”,看盒马创新猎奇的“螺蛳粉”青团......

【推荐】

李记清真馆

草桥清真牛肉锅贴扁食店

「 活珠子、旺鸡蛋 」

有句戏言,“没吃过活珠子、旺鸡蛋,算不得地道的南京人。”

和榴莲臭豆腐一样,都属于爱的人很爱,不爱吃的人避之不及、闻风丧胆的存在。

但其实在会吃的南京人眼里,这种蛋不仅味道鲜美,还有着高营养价值。现在想吃正宗又新鲜的,还是不容易,得去六合农家了。

「 六合猪头肉 」

和六合活珠子、旺鸡蛋一样,也是六合的著名美食,还入围过“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同时牢牢占据着菜市场一方霸主地位。

猪头肉又大又块,卤香浓郁,摊主帮忙切好后,迫不及待尝一口,软烂得刚好,肥瘦适中,吃了一块儿还想再来几口。不过想吃上最正宗的,还得属六合当地。

【推荐】

李鼎记六合猪头肉

藤记猪头肉

「 桂花糖芋苗 」

新鲜芋苗蒸熟去皮,和特制桂花糖浆在大锅里慢熬煮,再加入藕粉,道道工序下来,就是一碗色泽泛红,浓稠诱人的桂花糖芋苗了。

口感润滑又爽口,唇齿满是甜糯与花香。

南京大牌档

芳婆糕团店

鸡鸣汤包

白下元宵铺

「 冰糖蜜汁藕 」

藕有千万种做法,湘菜多用炒,川菜偏爱放在火锅。

而在南京,它更像一道甜品小吃,在菜场里各个熟食摊里都有它的身影。

生糯米灌在莲藕洞里,以桂花酱腌制,第一口是粉面的莲藕,再下第二口又是微有嚼劲的糯米,每一口咀嚼都带着满口甜香,不禁感叹发明者的创意。

第一冰糖秘制藕

金陵蜜汁藕

蜜汁藕(三七八巷店)

今日话题:

推荐一家你最爱的“土味小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蒸儿糕做法(蒸儿糕做法步骤)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以上则为【蒸儿糕做法】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情感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