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治久生乱,乱后乃治,劫后重生,盛极必衰,反复罔替,莫不如此。

——题记

从昔日的经典到如今的繁琐无趣,《乡村爱情》该何去何从

2006年,《乡村爱情》第一部在电视频道上映,对于一部反映东北农村生活发展的轻喜剧,观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那一年,网络点播还不太发达,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还处于内部调试阶段,那一年,是光盘盛行的年代,大大小小的音像店遍布街道,货架上摆满了《乡村爱情》全集光盘,德云社还在天桥乐茶园演出。

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这部引发收视狂潮的电视剧一拍就是十几年。

2023年, 各种视频平台竞争激烈,电视机越来越越像一件闲置品,不动声色地呆在属于它的沉默地带,电视随着董卿、周涛、朱军的相继离开经历了一次大换血,可《乡村爱情》的故事还在继续。剧中,演员的角色还在东北那片土地上生生息息,一些人走了,一些人来了,但它的口碑却早已不复当年,更不会引发曾经全民观看的壮烈场景。

从2006年的第一部到2023年的第十三部,总集数累计超过600集,很多演员也因此收获不少粉丝。而如今,不少网友感叹《乡村爱情》已经失去了最开始农村质朴生活的原汁原味,剧中人物的爱情也不再是年少男女的青葱懵懂,如今的《乡村爱情》,更像是为了拍摄而拍摄,满屏的网剧风。

口碑下滑的背后,细数《乡村爱情》的三个阶段

好的剧本直接决定一部影视剧的走向,编写《乡村爱情》第一部到第九部的张继就曾在2017年坦言这个系列故事已经写不出更好的新题材了,如若继续下去,很难避免剧情老套,口碑下滑的走向,可是奈何观众喜欢,口碑仍在,大多数人依旧不希望放弃这难得培养起来的好题材。

而到了第十部,编剧增加了李海兵,导演也从一开始的张惠中到赵本山,再到刘流,最终落到剧中皮长山的扮演者孟令宇手上,导演编剧的改变也直间或间接的改变了故事的风格走向。

沉浮15载,早已变味的《乡村爱情》,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结局

展开全文

从2006年的第一部到如今的第十三部,《乡村爱情》也走出了它的三个阶段,这其中包括前三部的“辉煌期”、第四部到第七部的“降温期”和后来的“转机期”,这其中每个时期都有着每个时期的故事,但毫无疑问的,属于《乡村爱情》的辉煌早已宣告结束。

2006年,白云黑土的大名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顺着这股东北热潮,《乡村爱情》在电视一套率先开播,拿下那一年的收视新高,一座东北铁岭的静谧农村田园图徐徐展现在观众面前。

凭着良好的开播势头,2007年大年初三,《乡村爱情》2如约而至,收视率再一次夺得大满贯,超过电视同期播出的《闯关东》。看着这喜人的成绩,赵家班紧罗密布的开始第三部的创造拍摄,这一部如预想的一般,依旧稳居电视黄金档收视宝座,只是从这部开始,故事内容慢慢的开始划水,策划植入慢慢增加。

2011年,赵本山携小沈阳,王小利登上电视舞台,而这一年,是赵本山最后一场舞台舞台秀,同年1月,《乡村爱情》4在北京卫视开播。至于其中和电视的恩恩怨怨,孰是孰非,我们皆不得而知。

沉浮15载,早已变味的《乡村爱情》,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结局

2012年,赵本山搭档宋小宝在辽视舞台博得满堂喝彩,同年,《乡村爱情》5在各大卫视遍地开花,可这一年,观众不再买单,植入策划、内容无聊的评价此起彼伏,但关注的人数仍不在少数,即便被批评,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仍然是一部上好的下饭神剧。

转眼到了2014年,岳云鹏舞台首秀让德云社的名字映入更多人脑海,本山大叔却陷入不小的风波。《爹妈满院》因为题材问题在播出前一晚被紧急叫停,2015年,《乡村爱情》8版权卖不出去,曾经争着抢着要首播的卫视那一年却不见踪影,就连一向关系密切的辽宁卫视也因为版权费上涨将其拒之门外。不得已之下,赵家班将目光转向网络平台,2015年末,《乡村爱情》8在腾讯视频上映,谁也没想到,这样的转机却迎来了生机。

沉浮15载,早已变味的《乡村爱情》,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结局

腾讯播出三天后,收视率破亿,观看会员超过千万,而且观看的主力军为北上广一线人群和18—29岁的年轻群体,曾经被电视台分手的《乡村爱情》却在互联网再度迎来春天。

风雨十五载,不是一句好坏就能评说的

如今第十三部正在优酷热播,而观众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质疑全剧都围绕出镜展开,内容策划植入严重,剧情脱离农村生活,青年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枯燥泛味,游离于结婚分手,分手再结婚之间。其次,年轻人的爱情事业压制于老年人的贫嘴耍宝,谢广坤的作、刘能的自傲、赵四的胆小、王老七的小九九,压制了爱情的主旨。如今的《乡村爱情》,已经偏离了最初爱情的主题,更像是一部解乏逗闷的小品剧。

沉浮15载,早已变味的《乡村爱情》,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结局

《乡村爱情》开播至今,我们已经无法武断地来评价这部剧好或不好,喜欢的人看的是一种情怀,一种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时至今日,德云社成为戏剧界主流,贾玲的《你好,李焕英》一跃成为票房黑马,赵家班的容身之所越发缩小,是江郎才尽,还是蓄势待发,我们看不透,也说不清。

我们只看到,随着时代变革,经济发展,《乡村爱情》已不是曾经那个质朴的象牙山,再也回不到曾经的经典。而这种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是常态,更是必然,也许就此止步,才不失为最好的结局。

—END—

我是沐笙,一个有温度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