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朋友之邀,叫我来聊一聊婆媳关系这个话题。他出的题目是《千古难题:婆媳关系》。我反复想了一下,这个题目有点不妥,不是很准确。现初步决定以《当下难题:婆媳关系》来开篇,自认妥一点,准一点。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民国以前,这个現象似乎不是很突出的。封建社会,父权、族权、男尊女卑、一夫多妻、婚姻包办、指腹为婚、童养媳、“休妻权”等的存在和影响,作为妇女、为人之妻在整个社会、宗族、家庭里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更无从谈起。

“五四”运动后,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女权的争取,自由恋爱婚姻的兴起,各种新思潮新思想的影响,妇女们为了冲破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束缚,争取自己的人格独立,婚姻自由,以及工作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所谓的婆媳关系之问题,即慢慢开始萌生。但这期间的婆媳关系,也还单纯得多,简单得多。其焦点和核心,还主要是围绕婚姻的包办和自由,居家相父教子与工作来彰显。你看巴金的小说《家》《春》《秋》,曹禺的《雷雨》等。期间很多优秀的小说、戏曲、话剧所反映的现实主义作品,都或多或少带着这个问题,有的纯粹就是以此为主题。新中国建立后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婆媳关系这一问题,也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是当时的城乡分割、处于相对的隔离封闭,城与乡没有太多的交集,人口的流动几乎处于静止的状态,城市的单位、企业的高度化管理,农村生产队的组织生产化,子大成家,分家立灶,女大外嫁,各自生活,同在一起生活的不多,婆媳关系所表现的问题,还是属于相对的简单化,嗑嗑碰碰总是有的,但太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改开”以后,城乡交流的畅通,农村以家庭生产单位为主,农民工进城,妇女经济自由权的逐步上升,婚姻跨国跨地域区域的遂渐增多,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经济条件的不等,社会地位的高低,自由恋爱的时兴,道德修养程度的有别,独生子女的现象,城乡间和工作性质的尊卑,身份认同感的不同,子女教育的认知不一,居住和生活要求看法的存异,双方父母照顾瞻养的问题,亲戚朋友的交往处置,人的思想认识的复杂牲,等等,婆媳关系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慢慢的趋于紧张化,尤其是在当下,各种现实问题的交织,婆媳关系似乎成了一个难题,一个难解的心结。

但纵观其的萌发、演泽,透视其的成因,婆媳之关系,不仅仅只是婆和媳两个人的问题,决不能把责任只推在婆和媳两个人的身上。要化解这一难题,解开这一心结,也不能仅仅只从婆和媳两个人入手;还有婆媳关系的问题,也都不是千遍一律的,人人不同,家家有异,各有各的结,各有各的题,结结不同,题题有异。要解开这个结,不能单靠一双手、一把钥匙;要答好这道题,也不能单靠婆媳两个人。作为一个家庭,整个家庭的成员和亲戚朋友都有责任,都要参与。如此之后,我相信:家庭吧,一个家庭总没有化不了的结,也没有解不了的难题。

以上则为【当下难题:婆媳关系(因为婆媳关系不好该怎么办)】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