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银箭财经

文 | 银箭财经

由于医药板块竞争压力大,中药企业大都寄希望于通过转型去开源,中药快消化是行业内较为普遍的转型方向,、和就是中药快消领域的“三剑客”。

有小团体自然就有对比。在“三剑客 ”中,和都进入过“千亿俱乐部”,唯有,不仅没有完成2015年就定下的千亿市值梦,反而走向了下坡路,截至到2022年7月6日,市值已下滑至497.82亿元。

如果只单看营收,是“三剑客”中名副其实的王者,2021年690亿元的营收远超过(363.74亿元)和(80.22亿元)。

那么,为何高营收的,却不讨喜呢?

01 “不正经”的

在“三剑客 ”中,最为“正经”。

虽然“”也在涉足化妆品、食品等快消品领域,甚至在去年的定期报告中提出了“多核驱动,双向发展”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但2021年近9成的收入依旧来自于医药行业。

虽然“”锭剂备受智商税争议,但其供不应求的市场表现足以受到资本的追捧,2081.50亿元的市值也是“三剑客”中最高的一家,并且远超排名第二的(1069.24亿元)。

不过相对于,在快消品领域的成就更高,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好处在于能够多元化发展,其总营收也因为并入了牙膏为代表的工业销售业务,大幅度上涨。但快消品领域变化较大,在资本市场受追捧程度也与医药领域难以相提并论,市值低于也不难理解。

与类似,也是营收远高于同行,但市值甚至都低于其总营收。市面上有观点认为,因为业务过于繁杂,市场难以对其进行建立估值模型,所以导致被低估了。

展开全文

单看的各项业务表现,这一说法确实有合理之处。但结合和再去看,或许就会发现,白云山市值低的背后,或许是因为其最不“正经”。

的业务构成很杂,其旗下包括以医药制造业务为代表的大南药板块、以饮料和保健品为代表的大健康板块、以医药流通业务为代表的大商业板块,和以康养及医疗器械为核心的大医药板块。

单从营收构成来看,不愧为老牌药企,2021年其约84%的营收与医药相关,其中大南药板块贡献了15.69%的营收,大商业构成了68.03%的营收,而王老吉凉茶在内的大健康板块构成了15.78%的营收。

但不讨喜的是,白云山与医药沾边的业务销售毛利率情况,并不符合大众对医药行业暴利的普遍认知。

大健康板块的毛利率常年在7%左右,而营收贡献比例较低的大健康和大南药板块,毛利率则在40%左右。也就是说,营收最高的业务并非是最赚钱的业务。事实上,的毛利率一直都处于低位,其毛利率已经从2017年的37.66%下降至2021年的19.17%。在行业内,也属于垫底的存在。

毛利率过低,也就造成了白云山的营收虽高,但因为大都是“虚胖”,盈利能力并不乐观。

当下不赚钱或许并不是其市值被“低估”的重要原因,摊子铺的足够大,总有一天会赚钱的。真正的问题是:摊子虽然铺开了,却难以看到下一个增长点。

为筹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确实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合计金额甚至远超大多数同行,以期推出新品,打造新的增长曲线。然而,白玉山不仅没有如愿以偿,反而被爆出了多次将研发经费挪用他处的情况。

当下赚钱的业务主要有两个,分别是位于大健康板块的王老吉,和位于大南药板块的金戈。其中2021年金戈的毛利率高达88.6%,王老吉虽然并没有这么夸张,但一直以来也是的“现金奶牛”。两者在2021年贡献了22.68亿元的利润,占总利润的61%左右。

先说王老吉,不同于拿着国家保密配方做牙膏,王老吉虽然有做背书,且将其列入了大健康板块,但其与医药的关系并不大。市面上一直有观点认为,王老吉和加多宝就是糖水,其降火的功效存疑。

并且相对于配方里的草药的成分,营销才是王老吉刺激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主要驱动力。由此来看,王老吉或许是中药企业的一次不正经的跨界。

至于金戈的不正经,除了其“伟哥”的称号有点难以启齿外,更多体现在金戈的仿制药身份上。

不同于和都有国家一级保密配方做品牌背书,的金戈是仿制而来的。这也意味着,很难像和一样,以配方为核心不断延伸业务,金戈的市场更像是一锤子买卖,业务的延伸性存疑。

换言之,不及和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核心竞争力,其增长空间有限。两相对比下,和自然更讨喜。更为关键的是,的这两大“现金奶牛”,前景都存在一定的隐忧。

02 王老吉后, 再遇纠纷

王老吉凉茶面临的问题自不用多说,自2015年之后,凉茶市场就结束了高增长,市场规模也逐年缩水。再加上近几年来,以气泡水为首的众多新型饮品对消费市场的冲击,内卷之下。王老吉的凉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事实上,王老吉曾经有机会逃脱内卷困境。如果在王老吉高增长时期,加大凉茶与医药之间的联系,以营销为核心冲击消费者的心智,有希望将凉茶打造成超出功能饮料范畴、又与健康养生有关的新品类。

但遗憾的是,与加多宝的官司拖累了凉茶“升华”的步伐,凉茶行业的内耗,使得王老吉没能完成破茧成蝶的最后一步。与凉茶类似,的“伟哥”生意也陷入了类似的情况:外部大军压境,而内部却依旧在为了利益在内耗。

金戈是与药物研究人员刘玉辉共同研发的,两者合资创办了广州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广州占股51%,剩余的股份由刘玉辉通过北京康业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持有。

金戈爆火后,因利益分配存在问题,康业元指控董事长李楚源拒绝公司合理分红,甚至还涉嫌公司财务造假。也反告康业元侵犯其名誉权,两者开始了相互拉扯,至今仍未达成共识。

“伟哥”究竟有多火,想必大部分人没有直观的感受。根据米内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上药店终端化学药TOP20产品”显示,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位列榜一,而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就是大众俗称的“伟哥”。根据米内网进一步的数据显示,“伟哥”类药物品牌销量排行第一的是的金戈,市场份额为2.06%,增长率达到了42.27%。

有行业人士表示,疫情以来很多地方采取了隔离措施,“伟哥”的使用需求大幅度提升,且因为各地对治疗发烧、咳嗽等“四类药物”的购买采取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伟哥”自然顺势成为畅销药。

金戈作为首款国产“伟哥”,提前占位也享受到了先行优势带来的红利,早在2019年就超越了辉瑞原研的“万艾可”,成为国内市场实至名归的“伟一哥”,2021年金戈的销售收入达到了9.88亿元。

但跟其他国产仿制药所面临的问题类似,随着功能相似的仿制药纷纷上市,金戈的地位也逐渐被动摇。目前国内西地那非片已下发了26个批文,涉及超过10个药企。也就是说,金戈之后还有至少9个“哥”在排队上市,比如金恒的“力哥”、广生堂的“劲哥”。

等其他“哥”上市后,按照惯例,必将掀起一场价格战,金戈要想保住当下的市场份额以及高毛利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由此可见,金戈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利益纠纷。有过“经验教训”的,此次如果不能及时将纠纷压下,错失的或许就不仅仅是“伟哥”市场了,投资者对内部是否能正常运营,或许也要打个问号。

参考资料:

健识局:《去年网络药物销冠,是“伟哥”》

每日头条:《中药企业,赚钱不难转型难》

市界:《国产“伟哥”背后的大生意,一年卖了9800万元》

一点财经:《卖““伟哥””的咋就干不过卖牙膏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