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过去的传统中,每年农历的第一天,被称为元旦或新年,而岁末的最后一天,则被称为除夕。“除”的意思就是一年十二个月的美好时光,就如同流水一般的逝去。不过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则更希望经过这天以后,把一年的衰运统统摆脱,彻底的除个精光。等到正月初一新年到来的时候,重新开始新的好运。所以在过去广东有这样一首童谣“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晚!”

在过去广东过年的习俗各地大体相同,所谓“过年”,“过”便是从今年的年末过度到来年的年首。尽管大体相同,但各地也有一些略微的区别。

在广东南海、番禺、顺德一带,在除夕这天吃过年夜饭之后,要提前将芋头芋尾留起来,留到第二天。等到大年初一,才全家一起共同食用。这里取的是芋的谐音“余”的意思,代表着年年有余。除夕这天当然也毫不意外要将剩菜剩饭与芋头放在一起。

大年初一全家人还要聚在一起吃粥,所吃的粥也是除夕晚上提前做好的。这天煮粥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把粥煮糊了。如果糊了就被意味着有不好的意头,做生意会经营不顺,血本无归;从政当官的,则可能官位不保。所以无论谁家,在煮这顿隔年粥的时候,一定是请家里有经验的老人亲自操持。因为一旦粥糊了,不止是年过得不顺心,甚至接下来的一年都提心吊胆,深怕不幸的事真的就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展开全文

年轻的女子则在除夕晚上,拜完财神后,便立即提起水桶,到平日里打水的河边或水井,满满地打满水后挑回家中,这被称为“接新水”。这桶水不但是家中新年的第一桶水,而且新与薪谐音,因此有接受薪水的意思。

正月初三是赤口日,被认为容易与人发生口角,引发不快。西江各地都留在自己家中不出门,恐出门招惹是非。但粤中地区,因为正月初一是元旦,不想到别人家拜年,正月初二是开年,又要顾着和家人团聚,到初三才开始出门拜年。粤中地区不是不知道初三是赤口日,但他们的理解则是这天拜年,可以和缓及消除一切的是非。

初十以后,渐渐地开始离元宵节越来越近了,有钱的忙着“请春酩”,团体则忙着筹备元宵灯火,广东话称为“会景”或“出会”。从正月初十开始,到正月十五止,一直要热闹好几天。在会景上舞龙舞狮是最引人注目的,多由武馆里的人操演。

在中山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在除夕的前一天,人们便已经将脆角炸起,家人父子之间便相互边吃边扯起了家常。

到了除夕的时候,祭拜神明时,中山比起其他地方更加的重视。其他地方拜神所用的三牲,无论是祭拜祖宗还是山神以及天神诸位神仙,都是用一只煮熟的鸡,一块肉,一条鱼,便可以统统搞定。而且这三样,可以管一整天。

但在中山,每拜一处神,就要换一种三牲。即便家境不好,鸡和肉没有能力换,那么最低限度要换一条鱼。因此一天下来,拜十多处神的话,这么也要准备十多副的三牲,因此特别的重视和消耗食材。

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豆捞”。什么是豆捞呢?就是用几种豆类磨得半开,用咸或甜的材料蒸熟,像糕或像糊一样便可以食用了。因为豆捞与“斗捞”谐音,这里的捞代表着捞世界的意思,因此吃豆捞代表着大家各自努力,争相奋斗之意,蕴含了广东人敢干敢拼的精神。

在广东高要、高明、肇庆、封川一带,春节的习俗似乎主要以妇女为主。男子们除了拜年,游戏行乐之外几乎便没有什么事了。妇女们则要从除夕这天起,便要忙个不停,一直到元宵节后才能得到喘息。差不多“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禾十豆”这些正月占岁的日子里,每一次都有着一种纪念。

因此当地的妇女除夕之前便开始舂米磨粉,开始准备做新年果品。妇女们从初二开始,便开始制作果品,除肇庆重视裹蒸之外,其余地方多以炒米饼为主。初三这天,因是赤口日,妇女们大多在家里包裹粽,寓意着“包是包非”,将一切的是非都牢牢地包裹起来,便没有那些口舌是非发生了。初四以后,妇女们便要带着子女前往亲戚处拜年,礼篮或礼盒里还得装得满满当当。初十以后,居住在城里的人家,又要准备迎接亲戚到家,因为乡里的亲戚要进城来看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