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冠疫苗有关问题, 系统做出回应。

为何打了新冠疫苗后还会发生“突破性感染”?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福生表示, 虽然打过疫苗仍会有病毒突破,但是接种疫苗还是有显著保护作用的,能够防发病、防重症和防死亡,因为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不能因为有突破感染,就认为“打疫苗防不了感染”,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科学的。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

为何打了新冠疫苗后还会发生“突破性感染”呢?

王福生表示,此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成为可能,显著提高了突破性感染的检出率,这是人类传染病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先例。现在检测出来的突破感染包括了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他们也有传染性,对于管控传染源是很有意义的。

“过去像麻疹、脊髓灰质炎,当时没有核酸检测,那些没有明显临床表现的隐性感染,也就是无症状感染者,就没法发现。所以, 如果仅按照肺部出现病变的标准,新冠感染人群就是普通型和重型患者,那么突破性感染的检出率就会很低。”王福生说。

此外,王福生表示, 新冠病毒本身容易发生基因变异,产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与上呼吸道细胞受体亲和力增加、传染性强、潜伏期更短,对中和抗体的抗病毒作用也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因素也有利于突破性感染的发生。

第三、 突破性感染与新冠病毒通过人体呼吸道途径感染有关。因为在人体上呼吸道(包括口、鼻、咽、喉)和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粘膜均含有表达病毒受体(ACE2)的细胞,病毒与受体结合即可进入细胞大量复制,一方面人体随着呼吸过程可以将病毒呼出来(释放),另一方面病毒可进入血液、淋巴循环到达人体其他部位。 这种情况下,人体是否打过疫苗就有很大的差别。

王福生表示,打了疫苗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和免疫细胞,不过这些抗体和免疫细胞难以聚集在口腔、鼻咽喉、支气管等呼吸道的粘膜表面,所以仍然会被病毒感染。打个比方,打过新冠疫苗的人因为体内有特异性抗病毒免疫能力,虽然有病毒感染,但是病毒主要局限在呼吸道粘膜表面,即使病毒进入血液中,也很快会被体内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消灭掉,难以形成“大气候”。

展开全文

因此,突破性感染的人,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和轻症,少数为普通型,临床上发生重症病例极少;而没有打过疫苗的人就缺乏这种保护能力,病毒大量复制,进入血液的病毒就不易清除,到达其他脏器而发病,尤其是高龄的老人发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灭活疫苗非落后技术而是成熟经典技术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 郑忠伟说,灭活疫苗不是落后技术,而是成熟的经典技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手足口疫苗等,都是灭活疫苗。

郑忠伟说,mRNA疫苗技术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是用于开发肿瘤治疗疫苗的,在新冠疫情前还没有产品获批上市。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在人类大规模使用是历史上首次。“因此,我们可以把mRNA疫苗技术称为新技术,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二者各有特点,绝不能简单地以先进或者落后进行区分。”

为什么许多发达国家没有第一时间研发灭活疫苗?

郑忠伟表示,这是因为灭活疫苗涉及大量活病毒的操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建设大规模培养和纯化新冠病毒的高等级生物安全的生产车间,不仅成本高,审批、建设的周期长,关键是在疫情初期很难判定高额的投入能否获得预期的收益。

“而得益于我国的制度优势,疫情初期我们就坚持不心存侥幸,不计较得失,多个部门和政府通力合作,率先制定了关于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建设的相关规范,并以最快的速度同步开展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研发和生产车间建设工作,确保了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郑忠伟称,事实上,国外也一直在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只是进度比中国慢了一些。比如,印度产的一款新冠灭活疫苗,2021年年底也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紧急使用清单,法国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也于今年4月开始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获批使用。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研发的灭活疫苗也在陆续投入使用中。这些情况充分说明,灭活疫苗技术仍然是全球公认的成熟经典技术。

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接种国产新冠疫苗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益新表示,“我可以非常负责地说,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经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而且都是接种中国国产疫苗。这充分显示,我国领导人对新冠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生产的疫苗高度信任。”

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发白血病和糖尿病

“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会像有些网络信息所说的影响人体遗传发育、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ADE)现象,这些都是网络上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7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如是说。

王福生表示,疫苗中的各种物质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会直接致病。

据介绍,灭活疫苗中主要含有微克级别的病毒抗原或重组蛋白,以及氢氧化铝佐剂和辅料等其他成分。它们在疫苗中的含量均符合相关规定,本身不可能导致疾病。对于疫苗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均经过有关机构的严格检定并达标,例如:目前接种的灭活疫苗中残留的甲醛含量在≤0.027μg/剂的范围内,其浓度比人体血液中正常稳态的甲醛水平(2.6 mg/L)还低47倍。

“目前我国接种数量最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王福生说。我国的新冠灭活疫苗与国内外已上市的、并使用数十年的甲肝疫苗、狂犬病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至今未见接种这些疫苗与发生白血病或糖尿病有关联的报道。

此外,王福生表示,临床监测和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四年中,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就诊人数和住院次数基本一致,无显著变化,这表明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2018和2019年,我国因白血病住院次数占比分别为0.15%和0.14%,而疫情发生以后的2020和2021两年,其住院次数占比均是0.13%。在2018和2019年糖尿病住院次数占比是2.1%;疫情发生以后的2020和2021两年,其住院次数占比在2.2%。

“如果新冠疫苗真的会引起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发生,那么由此产生的就诊人数和住院人次将出现显著增长,但是从实际监测和临床统计的数据中,并未看到这种现象。”王福生说。目前我国3-12岁儿童和12-17岁青少年新冠疫苗接种率为90%-100%,总人数已近2.5亿。在这么大范围新冠疫苗接种的背景下,大量的预防接种与某些严重疾病的自然发生在时间上偶合是必然的现象。

中国新冠疫苗累计报告不良事件23.8万例近一成是偶合症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冯子健表示,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了34亿剂,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表明,中国新冠疫苗安全性是非常好的,不良反应的报告率比每年常规接种的疫苗还略低一些。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

严重异常反应占0.91%

实际上,在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怀疑或者与预防接种相关的所有反应或事件,统一叫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

报告的不良事件中,一般反应占81.29%,发生率为57.27/100万;异常反应,占5.47%,发生率为3.85/100万;其中,严重异常反应占0.91%,发生率为0.64/100万;偶合症占9.89%,发生率为6.97/100万;心因性反应占2.42%,发生率为1.70/100万;怀疑接种差错相关反应0.002%,总共4例,包括有两例违反了禁忌接种,有1例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还有1例是在3天内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没有掌握好。其余0.93%的病例还没有确定分类。

上述报告的一般反应中,主要为局部疼痛、红肿、硬结以及一过性发热等症状。在异常反应中,报告例数居前五位为过敏性皮疹,总共是7217例占55.38%,其他过敏反应1309例占10.04%,过敏性紫癜549例占4.21%、过敏性休克366例占2.81%、吉兰-巴雷综合征290例占2.23%。

冯子健表示,“总的来看, 我国新冠疫苗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报告率均低于2020年全国其他常规接种疫苗的报告水平,这些常规接种的疫苗包括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等。迄今,国际上大规模使用我国新冠疫苗的国家也未发现疫苗安全问题。”

什么是偶合症?

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中包括了偶合反应(又叫偶合症)。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解释,偶合反应或偶合症是指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正好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前的状态,接种疫苗后,这个疾病巧合发生。“实际上,其发生往往与接种疫苗没有关系,也不属于异常反应的范畴。”

“我国人口基数大,常态情况下,我国每天有约60多万人因各种疾病住院,每天全国报告的死亡人数在2万左右。所以,在大规模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合反应是必然的。”他说。

比如,“某人正处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潜伏期,接种疫苗后过几天就发生了活动性乙型肝炎,这就属于偶合反应,通过相关的检测和诊断,这种情况即可鉴别出来。”王福生说,我国对于偶合反应(偶合症)的判定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机制,当怀疑某些异常反应与疫苗相关时,需要进行报告;如果是严重的疑似不良反应,需请专家组进行调查并诊断,具体由专家组根据疫苗情况、接种情况、疾病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做综合分析,最后判定是否为偶合反应。

王福生呼吁公众理解偶合症的情况,“千万不要因为时间的巧合把一些无关的疾病都归因于新冠疫苗的接种,这会给很多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儿童使用和成人同样的疫苗剂量是安全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军志表示,我们国家在3-17岁的未成年人采用和成人一样的剂量,这都是根据临床试验的数据确定的。在历史上其他的灭活疫苗,包括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疫苗、甲肝等多种疫苗,都是按照临床研究的结果确定儿童剂量和成人剂量是一致的,上市多年来使用的经验,证实了儿童使用和成人同样的剂量是安全有效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

王军志表示,国外两家公司的mRNA疫苗,成人剂量用的是30微克和100微克,儿童采用成人三分之一的剂量。“主要是根据其疫苗自身特点,经过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的研究结果来做的选择。”他说,不同技术路线生产的疫苗,由于成分不同,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的机制也不一样,在剂量方面没有可比性。

我国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达近九成仍有两个不足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表示, 目前我国全人群疫苗覆盖率较此前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80岁以上高龄老人接种率和老年人加强针接种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月13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中国农业科学院社区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为社区老人在接种前测量血压。新华社发

而老年人接种方面,目前,我国60岁以上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89.6%,基础免疫全程接种比例达到84.7%,加强免疫接种率也达到67.3%。

“从这些数据看,目前我国全人群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比过去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曾益新表示,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疫苗接种覆盖率还有待提高;二是老年人的加强针接种率还有待提高。

老年人群分年龄看,60-69岁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91.8%,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是89.1%;70-79岁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92.7%,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87.1%;80岁以上人群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达到73.5%,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是61%。

老年人加强针的接种率也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具体而言,60-69岁加强免疫接种率是72.8%;70-79岁加强免疫接种率是69.9%;80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率是38.4%。

曾益新表示,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的数据来看,由于老年人患基础疾病的比例比较高,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不管是早期的毒株,还是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都很高。而且老年人群还不同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弱一些,需要接种加强针才能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BA.4、BA.5的传播力是多少?重症风险高吗?

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对BA.4、BA.5,包括新出现的BA.2.75不用过于紧张和担心,关键还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包括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

曾益新称,BA.4、BA.5是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BA.1的基础上衍生而来,与BA.1的差别主要表现在S蛋白(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最关键的一个部位)有3个氨基酸不一样。但是,BA.4和BA.5这两个变异株在S蛋白上是完全一样的,它们俩的区别主要在其他非结构蛋白上。

“根据已有研究数据发现,BA.4、BA.5的传播能力比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BA.1略有增强,推测的R0值(记者注:衡量病毒传播能力的最重要指标),现在只能推测,大概在9.5。”曾益新说。

曾益新介绍,在致病力方面,根据多国报道情况看,BA.4、BA.5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相比没有太明显变化,但是对老年人的威胁仍然很大,尤其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高龄老人感染BA.4、BA.5,发生重症、导致死亡的风险依然很高。

“现有研究表明,变异株对我们的核酸检测试剂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抗体药物是有些影响的,有些抗体药物可能就不一定有用了,对小分子药物影响不大。”

此外,有研究表明,疫苗接种者的血清针对BA.4、BA.5的中和能力有所下降,但是疫苗接种所产生的细胞免疫对病毒变异的耐受性相对好一些。“真实世界的结果也表明,疫苗接种对于BA.4、BA.5引起的肺炎、重症和死亡依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曾益新说。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南都记者 吴斌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