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9天,累计票房2600多万。

这是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截至目前的票房成绩。

相比较同档期其他电影,让人心头泛起一阵凉意。

基于这部电影的品质,不该得到这样的结果。

尤其是,自打上映开始,它的排片就非常稀少,导致有些观众想要看都没有机会。

排片少的原因显而易见——它不是商业片。

在商人逐利的时代,非商业片普遍不受院线的垂青。虽然是情理之中,但难免会让人想到“劣币驱逐良币”……

一部在北影节获得展映资格并提名最佳影片奖的电影,怎会有如此待遇。

三千孤儿入内蒙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尔冬升执导,马苏、阿云嘎、陈宝国、王锵、艾米、王楚然等人参演。

这是一部看完之后,对草原油然升起无限向往的电影。

“三千孤儿入内蒙”发生在60年代,是很多国人都不了解的往事,尔冬升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导演,对这段尘封在记忆中的故事,又还原了多少呢?

60年代初期对老一辈的中国人来说,永远无法忘却。墨君也是从父母那里听到当年的细节。总之,“饥饿”是大多数人的关键词。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福利院的孩子也增加了。

然而即便是靠国家养,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量孤儿都面临着营养不良,甚至死亡的危险。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建议和国家的决策下,各地的孤儿被陆陆续续地送往草原,让牧民们收养,保证“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可以说,这段往事许多国人都不太知情,毕竟那个时候能保全自己的饥饱都很困难,谁又知道那些孤儿的命运呢?

尔冬升把他们搬上了大银幕,才让我们了解到了那段蒙汉一家亲的真实历史事件。

故事是从年老的杜思瀚(陈宝国 饰)寻亲开始,他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决定前往蒙古大草原寻找童年时“失散”的妹妹,了却心愿。

妹妹杜思珩是母亲在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送往孤儿院的。

全片以杜思瀚寻亲串联起老人们的回忆,把杜思珩在草原的生活景象逐步展开。

电影拍得如何,看以下几点:

一、实景

还原60年代的上海并不难,草原实景才是最难拍摄的。

广袤的草原、原始的蒙古包、骏马、羊群……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许多镜头犹如风景纪录片一般,大气磅礴,让人对蒙古草原心生向往。

为了拍到草原变幻莫测的天气,找不同的景,剧组在内蒙古跑了几个月,最后把取景地定在了锡林郭勒盟的乌拉盖草原。

尔冬升带着剧组一边找景一边了解民俗,每天走2万步是常事。

为了还原当年的艰苦环境和草原多变的天气,连哪个角度的机位最合适都要仔细琢磨,

匠心倾注于此,拍出来的景怎会不壮美辽阔。

二、演员

饰演杜思珩的小女孩,可以用一个“灵”字来形容,调皮不服管教,让所有人头疼不已。而马苏饰演的萨仁娜,对她倾注了全部的温柔,一名母亲的慈爱形象跃然而出。

歌手阿云嘎是首次演父亲,却并不突兀。原本就是蒙古族的他,给这个角色增加了更多的可信度,骑马、讲蒙语手到擒来。

要饰演比本身年龄还要大的父亲角色,是个很大的挑战。他就从自己的姨夫身上找灵感,那个在二连浩特当兵,极少参与孩子成长的父亲,和伊德尔太像了。

两年前的《演员请就位》里,担任导师的尔冬升曾向多位演员抛出橄榄枝,表示以后有机会找他们合作,于是在这部电影中就兑现了。马苏、王锵、丁程鑫、王楚然、曹骏等人都是他认可的演员。

他们也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尔冬升这里,演员都会回归最纯粹的状态,没有偶像包袱,只有角色本身。

三、细节

除了还原当年情景搭建的教室和供销社等场地外(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点),部分牧民的衣着都很旧,甚至破烂不堪,可见条件也非常艰苦。

即便如此,牧民们仍然踊跃地认领孤儿们,并视为一种荣耀。至少靠着畜牧生存,不会缺了孩子的吃食。

片中有一幕情景十分写实,也是细节体现之一:

伊德尔带回来一盆煮鸡蛋分给大家吃,他们尝试一口后面露嫌弃,对这种东西相当抗拒。

那时候的牧民对家禽是陌生的,更不用说吃到鸡蛋。游牧的生活方式加上有老鹰这种天敌的存在,养鸡很难实现。

而杜思珩被领养之后,养母给她做的奶豆腐,也被她吐了出来,还把碗打翻在了桌子上。

草原和平原生活习惯的不同,体现在各种方面,孤儿们刚到草原时,还有孩子对奶制品不耐受,上吐下泻,这些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蒙古人对草原的敬畏,就如同渔民对大海的敬畏,沙尘暴、流沙、不时出没的狼群,在片中均有体现,并且起到了关键性转折作用。

杜思瀚就是在一次沙尘暴中被伊德尔相救,从此开始认了爸。

四、情感

影片里没有刻意的煽情片段,却能够不知不觉地让人潺然泪下。

收养杜思瀚的萨仁娜或许藏有某些私心,但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是真实的。

她的独生子那木汗,单纯又善良,一边向爸爸告状“额吉爱妹妹,多过爱我”,一边拼了性命的保护妹妹。

他不善言辞,但懂得妹妹的心思。替她找被风吹走的小毛巾,帮忙搭建简易厕所,为她驱赶狼群……像守护神一样保护着她。

从他折起杜思瀚画像的举动来看,似乎已经超越了兄妹的感情——他希望杜思瀚不仅仅是自己的妹妹

情感的升华自然而然。

萨仁娜和伊德尔对养女的感情十分复杂,不是亲生胜过亲生。

得知杜思瀚私自离家,萨仁娜难过的对那木汗说:如果她真的想要去上海,那就送她去吧。

牧民们都将领养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教他们骑马放牧,彻底融入草原生活。

这是一个以点及面的,60年代的特殊画卷,蒙汉一家亲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不要凉了电影人的心

看完整部片,心里暖暖的,它用最质朴的情感和波澜壮阔的草原景色,勾起了尘封的往事。

那些当年来到草原的孩子们,如今就是陈宝国这样的年龄。

阿云嘎说,牧民们从不认为他们是孤儿,也不会叫他们孤儿,他们都是草原儿女,在阿云嘎眼中,这些来自江南的长辈和其他人都一样。

片中不少镜头都是当地牧民参与拍摄,结婚的那场戏,真的是牧民在举行婚礼仪式。

最后出场的那位100岁的老额吉,是尔冬升找牧民交谈时偶然发现,觉得很适合演老年马苏,就请她来演了。

这位90多岁的老人是第一次拍戏,但每次都是一条就过,精神特别好。

群演就是当地的牧民,说着家乡话,做着平时也会做的事。

因为真实,所以入心。

但是很遗憾,如此匠心的作品,在院线受到了冷落。

少数民族题材的非商业电影向来不太被关注,几乎可以预见票房的低迷。

也正是因为如此,尔冬升愿意耗费极大的人力财力去拍摄这部电影,更显电影人的赤诚之心。

那段真实的历史事件,不该被遗忘。

牧民们曾说:这是国家的孩子,我们要养好养壮,要比待自己的孩子还要好……

胸中有大爱,方能无私至此。

愿意冒着亏损的巨大风险,把那段故事搬上大荧幕,也是电影人回归本质、遵循内心的体现。

如今不少院线对此片的排片一天仅一两场,多安排在饭点或者午夜。

有些影院甚至已经没有排片了。

在这个快餐式时代,大家只关注大明星、大城市的事情,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些“角落”。

与“上山下乡”一样,“三千孤儿入内蒙”是同时期发生的事情,动因也是一致的。

上山下乡频频出现在影视题材中,内蒙古草原当年做了那么大的事情,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要知道三千孤儿入内蒙只是一种字面上的表达,实际上进入内蒙古的孤儿远不止这个数量,据资料考证,可能有3到5万人。

牧民们救了多少孤儿的命啊,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

将之具象在银幕上的作品,更不该得到如此的结局。

本篇文章为【四部票房靠国内支撑的电影(票房不佳却引人深思的一部电影)】的相关内容,情感在线已为你全部介绍完毕,更多实时资讯请关注情感在线的“资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