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为什么说亲密关系中「不确定性」一味地减少不一定是件好事?

陈曼:

因为“不确定性”的减少,会降低对彼此的吸引力,增加彼此的刻板印象,加速感情关系的僵化和倦怠。

亲密关系中的“不确定性”跟两个人对彼此的好奇心正相关,不确定性一旦开始持续减少,往往说明大家对伴侣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在断崖式下跌,会不由自主进入一种对伴侣想当然、贴标签的思维定式。

而这些,往往是冷漠、忽视开始蔓延的前奏,它代表亲密关系开始由流动走向僵化,怎么样都说不上是一件好事吧?

当然,我也理解,绝大多数人本质上是非常厌恶“不确定性”的,甚至连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都是一个对抗“不确定性”的过程:

我们想对抗病痛的不确定性,于是努力发展医学;

我们想对抗大自然的不确定性,于是积极发展科技;

我们想对抗人性的不确定性,于是致力于建构法治社会。

这种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是深入骨髓的,体现在亲密关系中也是一样:

我们害怕爱意消失,所以比起个人感受更看重承诺;

我们害怕被辜负被抛弃,所以在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前总是慎之又慎;

我们害怕被讨厌被评判,所以不自觉修饰真实的自己;

总之,保留好奇心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你不仅需要有接纳他人真实内在的勇气,也需要有不惧真实自我被触碰的勇气,更需要有拥抱变化与“不确定性”的勇气。

而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对伴侣最有好奇心的时候,往往是“不确定性”最多的热恋阶段。

只是这个时候大家对彼此积极探索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希望通过前期的慎重挑选,找到一个合适的、优秀的人,发展出一段安全且稳定的亲密关系。

换言之,就是希望通过不断地掌控“不确定性”来达到“确定”的目的,减少意外发生。

但是,现实往往是前期筛选得越严格的人,在亲密关系的中后段越是容易后劲不足。因为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太理想化了,会想当然地认为足够“确定”的关系才是安全的。

这种想法的后果就是:一旦探测到一丝不确定性,当事人就容易感到焦虑、暴躁,喜欢上纲上线成一个人的品质道德问题。

比如:

“你之前承诺过要爱我一辈子、照顾我一辈子,就不能反悔,但凡有一点怠慢,就是欺骗我”;

“你一直是一个善良顾家、值得信任的好人,不可能背叛我伤害我,如果你犯错了,就是人品差”。

在过于“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将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刻板化、标签化。认为一个人从来如此便会永远如此,对于人或者感情的变动接受无能。

可是你要知道,“不确定性”才是人性的底色,变化才是生活的常态。

这是我们生而为人自带的出厂设置,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如果一段亲密关系开始变得只剩下确定性,它不是稳定安全的体现,反而说明关系中至少有一个人在压抑或者拒绝反馈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

而这种压抑,恰恰是整个亲密关系中最致命的系统性风险,因为有压抑必有反抗。

所以从事心理咨询多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

只有敢于拥抱亲密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你才能真正拥有更稳定的内核去享受亲密关系中的安稳和甜蜜。因为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是通向真实世界的一把钥匙,它是真正的勇敢者游戏。

就像《引爆流行》中有一段描述人类需求的话说得非常精准:

“人们的基本需求非常复杂,人们希望感受独特,同时又有归属感;希望沉浸在熟悉之中,但是又希望有一点点惊喜;希望达成自己的预期,打破自己的预期,然后再次达成自己的预期。”

而亲密关系中的幸福也无法与人类的基本需求相悖,它不是四平八稳的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我们在熟悉中感受到独特,在安全中警惕危险。

你越是不惧风险,才越有机会触碰到真实的幸福。

本篇文章为【走出感情困境的心理学(从感情中走不出来的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情感在线已为你全部介绍完毕,更多实时资讯请关注情感在线的“资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