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被用于对抗SARS-CoV-2大流行。虽然这些都是有效的,但据报道有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肌肉酸痛、发热、心悸和胸部不适。炎症细胞因子(如IL-6和IL-1β)的释放是疫苗接种后副作用的潜在机制。接种疫苗后的胸部不适,包括心肌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则是一种特别严重的不良反应。高强度运动、饮酒、吸烟和洗澡会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如IL-6,这可能会加剧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来自日本的数据显示,在mRNA疫苗接种后的几天内,洗澡时死亡是最常见的。此外,酒精和吸烟被认为是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降低的预测因素。在这篇文章中,旨在提供一些预防疫苗相关疾病的建议。

一、新冠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

在日本,4种新冠疫苗疫苗已被批准用于公众,即辉瑞公司的mRNA疫苗(BNT162b2)、莫德纳公司的mRNA疫苗(mRNA-1273)、牛津/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载体疫苗(ChAdOx1-nCoV-19)和Novavax公司的重组棘突蛋白纳米粒疫苗(NVXCoV2373)。疫苗接种后的症状通常在注射后持续1-2天 。不良反应更常见于年轻人、女性、接受第二剂的个人以及有SARS-CoV-2感染史的个人。最常见的全身反应,如肌肉疼痛(69.1%)、头痛(48.7%)、发热(32.1%)、胸部不适(3.0%)等,在第二次注射BNT162b2mRNA疫苗后已被报道,见图1。

图1.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率,包括每百万剂mRNA疫苗的死亡率,如下所示:死亡15例,凝血病14.5例,癫痫9.1例,中风6.5例,Bells麻痹6.4例,过敏5.5例,心肌炎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7例,阑尾炎1.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1.0例。Yeo等报告说,在死亡病例中,接种后第二次接种(60.6%)比第一次接种(39.4%)更频繁。在日本,据报道,在mRNA疫苗接种后洗澡时死亡发生情况,见图2。 表1总结了与新冠疫苗相关的疾病。

展开全文

图2. 接种新冠mRNA疫苗后在洗澡过程中死亡案例

表1.与新冠疫苗相关的器官特异性疾病

二、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自身免疫参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下调被认为是疫苗后不良反应的促进因素。炎症细胞因子,包括IL-6和IL-1β,由于mRNA疫苗内的脂质纳米粒(LNP)而释放出来,COVID-19mRNA疫苗编码SARS-CoV-2的棘突蛋白,该蛋白可触发巨噬细胞分泌IL-1β。不仅免疫刺激性细胞因子如IFN-γ被释放,而且炎性细胞因子也被释放,尤其是在第二次接种后。高强度运动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饮酒、吸烟和洗澡也会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在新加坡,建议个人在接种疫苗后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疫苗后不良反应最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炎症细胞因子,如IL-6、IL-1β等,由于mRNA疫苗的LNP成分而释放出来。LNP也是小干扰RNA疗法(Patisiran)的组成部分。Patisiran增加输注后IL-6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水平。实际上,Patisiran在输注前需要预先用药,包括地塞米松、H1/H2阻滞剂和对乙酰氨基酚,以防止细胞因子释放和注射部位反应。新冠mRNA疫苗或SARS-CoV-2自身的棘突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IL-1β。NLRP3炎性体与IL-1β分泌有关。秋水仙碱具有抑制NLRP3炎症体形成的作用,这可能对疫苗相关炎症有用。mRNA疫苗可增加免疫刺激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尤其是在第二次接种后和感染SARS-CoV-2的患者中。第二次接种后的死亡人数(60.6%)高于第一次接种后的死亡人数(39.4%)。这些相似性可能表明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与此相关。

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另一个潜在原因是自身免疫现象的参与。自身免疫可能由IL-6的过度分泌和交叉反应引起。IL-6抑制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促进炎症辅助性T细胞(Th17)分化,从而诱导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包括AIH、AE、RA和SLE,都与疫苗后反应有关。自身免疫也可能由人类组织抗原和SARS-CoV-2棘突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引起。由于新冠mRNA疫苗编码SARS-CoV-2棘突蛋白,由于SARSCoV-2棘突蛋白和甲状腺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可能会产生自身抗体。疫苗诱导的自身免疫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之间也存在联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可能是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原因。新冠疫苗接种后,已有嗜酸性心肌炎、嗜酸性肺炎、EGPA(复发)、嗜酸性蜂窝织炎、嗜酸性脂膜炎和非偶发性血管水肿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报道。疫苗后不良反应也可能是ACE2下调的结果。ACE2将血管紧张素II(AngII)转化为Ang1-7,从而实现血管扩张和心脏保护。新冠mRNA疫苗中的SARS-CoV-2棘突蛋白与ACE2结合并诱导ACE2下调。ACE2下调导致AngII水平升高,Ang1-7降低,导致血管收缩和心血管事件。AngII的增加和Ang1-7的减少触发NF-kB途径,进一步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包括IL-6、IL-1β等。年轻男性的肌心包炎比女性更常见,这可能与雌激素导致后者ACE2水平升高有关。

三、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1.避免剧烈运动

与中等强度运动相比,高强度运动增加了NLRP3基因和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建议运动员在接种疫苗时进行中等强度到低强度的训练,而不是高强度的训练。在新加坡,作为预防接种后心肌炎的一项预防措施,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在内的年轻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两周内,应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如跑步、举重、竞技运动或球类运动。高中男生往往比成年男性锻炼得更多,而且由于心肌炎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少年,建议限制锻炼。关于感染预防,在mRNA疫苗接种后的第二天,淋巴细胞减少,并且在疫苗接种后的3~72h,根据开放窗口理论,高强度运动会增加机会性感染的风险。

2.避免饮酒和吸烟

饮酒和吸烟会导致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和心律失常。酒精摄入和吸烟也被确定为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降低的预测因素。酒精摄入增加心房颤动(AF)。相反,限制饮酒可以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因此,避免饮酒和吸烟对于提高抗体滴度和预防不良反应(如冠状动脉痉挛和心律失常)非常重要。

3.避免采用浸泡热水方式洗澡

洗澡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血管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相比之下,猝死更常与洗澡有关。炎症细胞因子,尤其是IL-6,在洗澡后也会立即增加。洗澡与新冠疫苗接种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清楚。然而,在日本,接种疫苗后洗澡时有许多人突然死亡(50例;29名女性,58%,21名男性,42%;中位年龄80岁(IQR73–86),见图1。相反,在2019~2020年期间,没有任何与接种流感疫苗后洗澡相关的死亡报告。泡澡在日本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在新冠疫苗接种后一周内(44/50例)报告了大多数在泡澡时发生的死亡。根据这些报告的病例,我们建议,在接种新冠疾病疫苗后的几天内,应建议避免采用浸泡热水方式洗澡。

四、总结

在新冠疫苗接种后,炎症细胞因子、自身免疫受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ACE2下调已被报道与各种症状和疾病有关。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不良影响,并建议在接种疫苗后立即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限制剧烈运动、饮酒、吸烟和洗澡。

参考文献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