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爱情具有极强的私秘性,由爱情进入婚姻的婚礼则是公开的,最为人们津津乐道。

上海婚俗是什么模样?

上海传统婚俗的特点

上海是一个古老的江南渔村,在悠久的历史中有它的约定俗成的婚俗。

1949年以前,浦东人结婚,新娘往往比新郎要大几岁,人称“大娘子婚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姐弟恋”。

早在清末,上海就流行留一种“通脚”的婚俗,就是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定亲后,姑娘在正式结婚前由媒人陪同,带着礼物拜见未来的公婆、长辈和丈夫,目的是了解男方的家境和为人情况。第一次拜访以后,姑娘可以随时去婆家看望,但不能过夜。这种婚俗开始仅限于浦西,只有女方才拥有这种权力,谓之“女通脚”;后来,浦西也出现“男通脚”。再后,这种风俗渐渐地传到了浦东。这种婚俗给女性带来一种权力,就是对男方不满意可以“休夫”。

上海小校场年画,反映了上海传统婚俗

男女双方的父母经人介绍后,约好时间和地点,让男女双方当事人互相见面,就是“相亲”。相亲彼此满意,男方要请一个长辈做媒人;女方同意后,男方要“裁红”,就是把准新郎的生辰八字送交女方;女方同意结亲,将姑娘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辰)庚帖交媒人送达男家。男家将婚配男女的八字请算命先生“排八字”,或称“合八字”。“八字”有“冲克”和“相合”之分。双方“八字”相合,女家的姑娘父母或姐妹、兄嫂,前往男家察看或打听,了解男方容貌品行和家产等;男家也会打听女方情况。双方家长满意后,请媒人吃“话允酒”;接着男方托媒人送彩礼送到女家,择定吉日定亲。

男女双方定亲时置办酒席,邀请至亲好友参加,男家称其为“定亲酒”,女家称其为“受茶酒”。

男女双方同意婚事,新郎或其家庭给予新娘父母一部分金钱、财产或礼物,俗称聘礼,又称彩礼、聘金或纳彩。彩礼属于男方对女方父母的赠与,一般是不能要回的,只有女方悔婚时才会归还彩礼。富裕之家馈赠金首饰、银币;还会送茶叶、面粉,通称“金芽玉尘”;另有赠送枣子、花生、桂圆和松子四物,取意“早生贵子”。此后,逢端阳、中秋、春节,男方向女家送彩礼,直到完婚为止。

迎娶之日,新郎雇轿或备船去女家迎娶新娘,称“迎亲”。一路上要吹打、放铳。到女家后,迎亲花轿须从东南方进宅,俗称“青龙头”。进了女家,新郎拜见岳父母与长辈亲属后进入堂屋。

新娘在婚前三日内禁吃烟火之食,只以蜜枣等干果充饥,这叫“饿嫁”。新郎在出门前,要在新娘娘家吃上一碗莲子、百合熬成的甜羹,那是女方父母表示的心愿:希望女儿出嫁后生活甜蜜。姑娘上轿前,先要“开脸”,即用绸线将姑娘脸上的汗毛绞掉,又于新娘发髻上满簪花朵,头上遮以面红,谓“上头”。

姑娘上轿前要先哭,以示不舍父母,俗称“哭出门”、“哭发”、“谢亲”。哭嫁时流行唱歌,称“哭嫁歌”。姑娘上轿时要和母亲及哥嫂哭别。

结婚仪式开始,鸣炮奏乐,点燃花烛,新郎和新娘进行拜堂仪式。堂上两桌并立,放着燃烧的大红花烛。新郎、新娘先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之后,男女傧相手持花烛,送新人进入洞房。新娘坐在床沿上,头上蒙着红巾,新郎用秤杆挑去红巾,至此结婚仪式基本结束。

洞房花烛夜,男女老少涌入新房祝贺取乐,俗称“吵新房”。俗话说:“三天里厢无大小,太公太婆都可吵。”

如何吵新房?第一,看新娘。宾客拥进新房看新娘容貌,新娘奉敬干果招待。第二,吵新娘。吵者用各种办法嬉耍新娘,如用红线吊一只苹果请新娘夫妇共咬等。第三,听新房。人们到新房窗外窃听新人私房话。第四,捉喜。乘新婚夫妇熟睡之际,破门而入,称“捉喜”,其时新婚夫妇须起床请酒。

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报道了上海宝山县的闹新房的纠纷:宝山县沈家镇朱凤岐年方二十,举行婚礼后,亲友闹新房。朱凤岐的表兄顾某喜欢恶作剧,闹新房闹得很过分,新郎怒颜相向,顾某喝多了,竟将新郎打伤。新郎向县官告状,顾某被拘留。《点石斋画报》评曰:“谚云:三日无大小。此语坏尽世事。古训男女有别,岂有此三日内任人蹇衣撩袖、百般揶揄者乎?”

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新娘回娘家探亲,俗称“回门”。新郎由媒人陪同前往,拜见岳家尊长。女家设宴招待,称“回门酒”。新婚夫妇须于当日赶回。稍后,新娘兄弟邀请新娘单独回娘家,称“邀满月”。在农村,今仍沿旧俗。为了省事,也有“回门”、“满月”并在一起的。

以上所述,仅仅是简介上海传统的婚俗的部分内容。

吹起“文明结婚”新风

上海自从1843年开埠以来,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经济日趋繁荣,上海的婚俗因之发生了变化,形成中西婚俗相融和的特点。

青年男女在船上举行婚礼

西方婚俗通过媒体传入上海,上海流行的传统婚俗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英国商人美查在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了《申报》,该报多次载文抨击中国传统礼教,传播西文婚俗。1887年2月10日,《申报》刊登《原俗》一文介绍西方婚俗:“西人婚姻必从男女之所自愿,使男女先会面,若朋友然,往来数次,各相爱悦,然后告之父母,为之婚配。”

《点石斋画报》于1884年5月8日在上海创办,画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经常介绍西方的婚俗:男女婚前要有社交活动,彼此了解互相爱慕对方再行婚礼;婚姻是男女双方的契约行为;西方女性展示美的容貌和穿着打扮,如卷发、天足和窄袖等。

1907年,上海中新书局印行《泰西礼俗新编》一书,译者为中国驻法二等参赞刘式训。该书系统地介绍欧美礼俗,不时抨击中国鄙视女性的传统婚姻观念,输入西方尊重女性独立人权的新观念,如,针对中国人以寡妇再嫁为丑闻的陋俗,介绍“泰西寡妇再嫁视为常事,皇家贵族往往有之,无以为可耻者”,“惟婚礼较简,教堂内不扎彩铺花,亦不唱歌”。

面对海外吹来的西方婚俗,许多上海人不以为然,但也有不少上海人心向往之。

上海20世纪30年代的文明结婚婚礼

让上海人大感惊讶的,是西人在上海的表现。

西人男女在公开场合自由交往,每逢礼拜日,男女共聚教堂做礼拜。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上海人大为惊愕,坚决反对,《申报》发表竹枝词嘲讽:“天主堂开法界中,七天礼拜闹丛丛,男和女杂混无耻,乱道耶稣救世功。”

西方侨民和中国教徒在教堂举行婚礼,互相亲吻对方。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上海天主教神父郎怀仁对教友结婚做出规定:对家长指腹为婚、买卖式婚姻一律禁止;禁止童养媳制及童年订婚;凡教徒婚礼由神父主持,必须在教堂举行。

天主教婚礼,须诵读规定的经文,男女双方彼此握手,接受神父的祝福。不独西人,许多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中国人自愿接受这种礼仪。面对这种西方婚俗,许多上海人破口大骂,认为伤风败俗。

1877年《申报》载文,记述了上海租界有一个美国妇人控告其丈夫不给赡养之资,并已有外室,请求离婚;领事准其所请,并令其夫支付诉讼费。

上海有人撰文批驳,妻子控告丈夫的行为在上海不宜提倡,否则妇女会效仿,造成婚姻家庭的解体。

民国上海的结婚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上海人的婚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上海人的择偶观念出现了变化。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去传统婚姻的配偶选择必须听从父母的安排,所谓“父母之命”不再天经地义了;民国时期倡导婚姻自主,不再流行说媒成婚,年轻人和父母都看中了“对方”才请媒人做媒,媒人做媒成为一种形式。二是注重双方的身体健康,杜绝近亲结婚的陋习。三是择偶注重双方受教育的水平。

教堂婚礼

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行为的变化。上海出现了自由恋爱、文明结婚等新气象。

上海开埠二三十年后,上海出现了女工,她们先是在茶栈、丝栈做工,后来成为缫丝厂和纺织厂的工人。据统计,从1882年到1894年,上海有外商丝厂4家,华商丝厂8家,共有工人9,600人,其中女工占90%。此外,上海还有大量外地村妇来上海当女佣。

这些女工和来上海几个月的女佣,注重衣饰打扮,喜欢出外吃茶游玩。她们和男人私相交往,有的还在茶馆与男子约会。有竹枝词道:“侍儿心性爱风华,奔走街头笑未暇。寄语阿郎来订约,松风阁上一回茶。”松风阁是上海的一座著名茶楼。

上海消闲娱乐行业日益兴旺,女艺人数量大量增加,人们称说女说书艺人为“女唱书”,或谓之“女弹词”。当时花鼓戏男女合演,很受欢迎。女艺人活跃在茶楼、舞台,上海文人特别喜欢与她们交往。

1874年《申报》载文介绍,每天晚饭后,沪北著名的大烟馆里,女烟客与男烟客携手而来,并肩而卧,双枕同眠,一灯对吸。在戏馆,男女结伴看戏也是常见的景象。

新兴的娱乐业兴起,吸引了不少女性。1883年有竹枝词题咏女子到弹子房的情形:“何从世界觅清凉,士女相将趁热肠。玉手轻抛银弹去,打球肯让醉三郎。”当时画报上刊登妇女在弹子房打台球的画面,如1893年画家吴友如所绘的《飞影阁画报》,题为“明眸皓腕”,就是描绘女性打台球的情景。

文明结婚之一景

西风东渐,上海传统婚礼出现了变化。新郎在婚礼上改穿燕尾礼服,新娘则穿起了白色婚纱礼服,这种不遵从传统婚俗的新式婚礼就是“文明结婚”。

上海出现了专为文明结婚服务的礼堂,在老西门内关帝庙(今复兴东路955号)有一个红木家具仓库,特地设置一个礼堂,专门为新人提供文明结婚服务。该礼堂以红木家具为主,人称“红木大礼厅”。不少旅社、大饭店也提供文明结婚服务。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文明结婚蔚然成风。出席文明结婚的婚礼,人们可以看见新娘身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持鲜花,头戴长达五六米的白色头纱;新郎则身穿黑色礼服,白色衬衫,上扣黑领结,手捧黑呢高盆帽和白色手套。

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婚俗在上海从无到有,最终占有一席之地,它和中国传统婚俗互有特色,各自展示着自身的光彩。

上海滩举行过多少场婚礼,就如同黄浦江流过多少水一样,已经无从统计;但我们知道,婚礼是婚俗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开始新生活的奠基礼,总是给人们带来欣喜和期待。

上海的婚俗和婚礼,既有中国传统婚俗的强大基因,又受到了海外婚俗的深刻影响,它既不是拷贝不走样的中国传统婚俗,也不是西方风俗的再版,而是融合了海内外婚俗特色的上海婚俗和上海婚礼。

囍:双喜字,中式婚礼上的常见字。

喜烛:即花烛。在婚礼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凤冠霞帔:无论贫富,新娘的嫁衣都十分讲究,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新娘还内穿红袄,腰系流苏飘带,身穿一条绣花彩裙,足登绣履。

红盖头: 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则取吉祥之意。

交杯酒:起源于先秦,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先各饮半杯,然后交换一齐饮干,谓之饮交杯酒,在古代又称为“合卺(jǐn)”。合卺:旧时成婚时的一种仪式,将匏瓜锯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执一个用来饮酒,后来以合卺指成婚。卺(jǐn):盛酒的瓢。

在老上海部分地区,有些没有儿子的人家为了养老送终,不绝香火,女儿结婚不是嫁出去,而是招婿入赘,成为女性家庭成员。女婿必须改为妻姓,生育的子女沿袭母亲姓氏。这种招婿入赘的婚姻就叫招女婿。

中国最早出现的由官方颁发的结婚证是在清朝,称为“龙凤帖”。男女在订亲后的7至10天,去当地县衙领取龙凤官帖并纳税交款。帖上的内容包括:定婚人的姓名、年龄,双方家长、主婚人和媒人的姓名,而且均需签押、盖章,以示郑重。经官府认可,盖上大印,证明其婚姻合法。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印有男女双方的姓名、生日时辰、证婚人、介绍人等内容;结婚证书上女方姓名完整。民国的结婚证书上有这样一段话: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以上则为【上海近代婚俗大变化,自由恋爱文明结婚成为新时尚(中西结合的上海结婚习俗)】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