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大家第一反应都会说,中国当时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日本才多少人,中国又四亿多人,怎么会打不过日本呢?就算是日本人的装备好,也架不住中国的人多啊,兵源相对日本而言,简直可以算是接近于无限使用,光是拖,都把日本人拖死了。但这其实是个误会,抗战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全国的总兵力和日本人的总兵力对比,中国并不占优势。因为当时国民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兵役制度,所以军队补充是非常困难的,要把中国的人口规模优势转变成军队数量的优势,也很难。

抗战开始的时候,中国全国各种部队,包括中央军和地方军阀部队,都算在一起,大约三百万人,除了必须留在地方上维持治安的部队之外,能够抽调出来在前线和日本人作战的部队,总数量大约在130万人左右。而一旦在战争中大量伤亡,要补充,就只能从地方保安团里抽调部队来补充。因此,在抗战初期的华北战场和淞沪会战中,为了应付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各省就已经开始大量将地方保安部队改编为正规军,开赴前线。

也因此,在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中,国军相对而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能够在局部战场取得一定的胜利,并且造成日军比较大的伤亡。尤其是地方军阀,抗战开始之后,大量扩军,将原来的部队大量扩充。比如广西的桂系部队,原本只有第七军一个军,在抗战开始之后,马上扩编为第七军、三十一军、四十八军三个军,十二个师,显得兵强马壮。滇军六十军虽然只有一个军的番号,但是在扩充之后,是齐装满员的三个师,六个旅,十二个团,总共超过五万人,一时之间成为徐州战场上人数比较多的一支部队。

但很尴尬的是,在经历了华北初期抗战和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几次大规模会战之后,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部队,都遭到了比较大的伤亡,必须要补充了,这时候就比较糟糕了。中央军可以从自己能够控制的省份继续抽调保安部队来补充,实际控制着某个省的地方军阀部队,在战后也可以重新进行整编,再从自己的地盘抽调部队来补充和充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又可以投入战斗了。

比如桂军刚开始六个师,淞沪战场上伤亡过半,所以到了徐州会战,桂军已经只能用于局部防御,而无力充当战区的主要机动作战兵团了。滇军六十军在徐州会战之后,三个师只能缩编为一个师,编余的干部另外编成一个教导队,另外两个师则只能到后方去接新兵进行补充和整训,然后再投入战场。四川部队的情况也一样,虽然川军部队在淞沪会战中没有赶得上,但在嘉兴一带消耗较大,参加南京保卫战之后基本上被打散,战后也只能从四川再进行补充。在徐州会战中的川军部队孙震的二十二集团军,也是同样的情况。

更加糟糕的是那些已经没有了地盘的地方部队,一旦在前方损失太大,就无法补充了。比如庞炳勋的四十军,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虽然级别都不低,但是实际上人数并不多。比如孙连仲名义上是集团军,至少应该下辖两个军,但实际上只有三个师和一个独立旅,总共只有2.5万人,而且装备非常差,很多士兵还拿着晚清时期生产的汉阳造,就这样还平均不到人手一支,实在没有办法的,就只能拿着大刀片随时准备和敌人拼命。

我们常说杂牌军,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军阀部队都叫杂牌军,实际控制一定地盘的地方军阀部队,实力多数都还可以,打完了自己可以补充,这叫地方部队,已经没有了自己控制的地盘,只能依附于中央军的部队,打完仗只能等着中央军补充完之后发善心,再给自己补充的原来的军阀部队,这才是杂牌军。比如当时的西北军和东北军,就因为没有实际控制的地盘,所以部队每次消耗完了就很难再补充充实了,只能不断的缩编,乃至番号被取消,这也是国军中的杂牌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以,经过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两次大规模会战的集中消耗之后,中国军队哪怕是在数量上,其实都已经没有太大优势了。虽然国民政府很快就开始建立兵役制,从地方上征集兵源来补充前线部队,但是到武汉会战时,大多数部队都没有来得及进行比较完整的训练,就仓促投入了战场。加上抗战开始后德国援助和苏联援助相继断绝,大量损失的武器装备无法补充,因此到武汉会战前后,国军无论是兵源还是武器装备,都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本篇文章为【除了中央军,所有地方部队都叫杂牌军?这里有个隐藏的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情感在线已为你全部介绍完毕,更多实时资讯请关注情感在线的“资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