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外戚,裙带关系上位,不过与其他外戚不同,他没有仗势欺人,而是认真学习,在皇宫十年时间,对朝政措施和汉武帝的治国之策了如指掌。

卫青确实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单从战绩判断还是有失偏颇的。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战功和能力不一定能够成正比。

先说匈奴的战斗力,在我们的印象里,匈奴非常厉害,很难战胜,事实上不是。匈奴次虐中原,靠的不是战斗力,而是灵活性。他们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对中原的侵犯也是突袭。千里边境,不可能全部派兵镇守,他们就可以避实就虚,抢劫完就走。面对绵长的边境线,几乎是无解的。

卫青是怎么从奴隶变成将军的,毕竟当将军又要学认字还要懂兵法?

如果双方把队伍拉出来,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面的面打一仗,匈奴兵只有被虐的份。他们的战术简单,武器落后,基本上只靠弓箭战斗,几乎全是骑兵。对阵时,箭雨狂射,看对方要接近,骑马就跑,茫茫大草原,任其驰骋,绝对不与对方死磕。面对这样的游骑,善于靠队形、方阵,步步为营。攻城拔寨的汉军来说,可以说是有劲没处使,还被对方袭击粮道、骚扰部队搞得疲惫不堪,用不多长时间,就会因为后勤问题,不得不退兵。

要对匈奴沉重打击,就必须做好充足准备,大量的军队,充足的后勤,能够及时跟进的地方机构的建设。把匈奴打走后,取得的土地必须有效占领,建设机构,然后以此为依托逐步扩张,开始敌人可以边打边跑,但是很快就会出现生存空间被压缩,很多时候不得不与汉军面对面硬拼,这时候匈奴兵的优势基本没有了,再加上无法靠掠夺补充,他们就只能一步步退到环境更恶列沙漠边缘。

卫青是怎么从奴隶变成将军的,毕竟当将军又要学认字还要懂兵法?

这种打法说起来容易,实际上真的实施基本不太可能,即便是经过吕后努力治理,文景之治的积累,国库充足,银库里穿钱的绳子都烂了,但汉武帝打匈奴,没用多少年就搞得饿殍遍野,国疲民困。轮台打下来是不是要守都成了难题。汉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反省自己的策略到底对不对。

说这些是要说明,真的面对面与匈奴全面开战,获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汉武帝对匈奴作战,涌现出一大批名将能人,能够与卫青能力相当或者能力强于卫青的并不少。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多表现的机会。汉武帝因为是卫子夫的弟弟,深受汉武帝的喜爱,获得了更多表现的机会。

卫青是怎么从奴隶变成将军的,毕竟当将军又要学认字还要懂兵法?

当然,卫青自己争气,机会把握的很好,自己和刘彻都漏了脸。但是,这种任人唯亲,照顾裙带的做法不一定都能成功。刘彻宠爱李夫人,所以李广利也和卫青一样获得了很多好机会,但是他确实无能,即便是机会很多,还是浪费了很多,不过没问题,别人败了被处理,以后很难再有机会,但是李广利可以,征大碗失败,不怕,再给你增兵,你再去,把面子捞回来,捞回来照样给你加官进爵。

卫青能获得那么显著的成绩,一个是他有很多表现的机会,自己又真有一定本事,还有的话,那就是匈奴战力虽然一般,但名气很大,为卫青的光环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