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寒论》中的“桂枝茯苓丸”、“胶艾汤”等名方一直在临床中应用,后来别的医家又在胶艾汤的基础上发展到了“四物汤”、“桃红四物汤”等方剂,到今天这些方剂还有很大的生命力,于是一些中医生就在上面的几个药方中套方治疗。治不了病,还理直气壮的说“女人以血为用事,历代的名医都是以血药来治疗,我用,有错吗?”

  说到血,就必要去考虑到肝藏血。清代名医叶天士也说到“女子以肝为先天。”因为叶天士的名气太大了,所以后世的中医生治疗妇科病也一直是从肝论治,要么四物、桃红四物来养血活血,要么逍遥来疏肝。这在中医界来说是很普遍的,我看过很多的中医妇科医生的中药方,都是上述的套路。

  叶天士说的“女子以肝为先天”没有错,错在后世的人不善于学习,误解了本意。

  补血不是说单纯去吃补血药,更不是因为一句肝为先天,就把妇科病一切从血来治。我们要去深层次的理解气和血的关系,五脏和血的关系。

  肝藏血,但我们要来考虑一下这血从那里来?肝血不是肝自生,而是通过脾胃对食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先天肾精所化而得(见《医宗必读》的“乙癸同源论”,以及《黄帝内经》所论述肾气对女性生理的重要性)。肝中主“藏”而已,所以肝血不足,要补,这补在于健脾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养肾固精,精足以生血。这才是补血的根本。

  从《金匮要略》到《妇人大全良方》对妇科所讲的较多是风冷和瘀血为主。从妇科病来说,实在是有很多病是由于风寒和瘀血所造成,所以活血化瘀药也是妇科病治疗中常用到的。于是也就造成了现在很多中医生在治疗妇科病时乱用活血化瘀药。以至于在治疗时常常是治不了病人的病,反而加重了病人的病情。

  说到瘀血,我们有必要来知道下有那些因素会造成瘀血。

  “气为血之帅”,血为阴物,不能自运,必得在气的推动下才能运畅,所以气病会造成运血不畅而至血瘀。气不足,无力运气,这种瘀血主要的原因是气虚所引起,治疗得以补气为主,气补足了血自畅行。气滞则血瘀,气不通,则血也不通,所以对于气滞所引起的血瘀,治疗上则得以理气为侧重点了。

  血虚了,血脉不充,血流也会不畅,这种瘀血的根本原因是血虚,治疗得补血为主,补血得在脾肾中求之。

  现在社会性开放,本人治疗过很多不孕症的妇女,一问下,95%不孕症的妇女都有过流产史。流产对女性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一次流产可以说是做一次月子一样的,但是大多人因为工作、生活、观念等因素,对于生了孩子会去好好的做月子保养身体,而对于流产后大多数人是不太注重的,这样一来,人的身体一下子就虚去了。“肾主生殖”,流产最大的伤,莫过于伤肾气。肾主“藏精”,肾虚了,精也就亏去,这样精不足自不能达到“精生血”的目的,肾气为先天的原动力,肾气一亏虚,脾胃之后天之根本也会动摇而不能正常的运化,于是随症脾也虚。本人从大量的临床上来观察,流产后的病人,85%都是脾肾两虚为基础病机。流产过程中大多会有较大的出血,于是气血也就会随之而亏虚。气血亏虚了,人的免疫力下降,很多疾病也就随之而来。比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阻塞等等。

  很多流产过的女性病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流产后的几个月月经量会减少,月经中有血块。有的人急了,看到这种情况就去看中医,从金华所有的中医生来看,所用的中药处方都是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先是用红花等药来活血,吃了这样的中药月经量会多点起来,病人开心,说这医生的技术高明。过两个月以后,月经量更少去了,于是医生又在原方上再加三棱、莪术等破血药来用,病人的月量又多点起来。病人又开心,再过两个月又更少去了,医生直接叫病人用西药黄体酮来治疗,有的也做过性激素水平的检查,显示病人的黄体水平是正常的,但医生还是一样的叫病人来用黄体酮,到了最后,病人打黄体酮也没有月经来了,一检查是子宫萎缩、卵巢萎缩的病出来,于是医生说这病没法可治。这种情况太多了。

  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医生对瘀的机理和对妇科中女子以“肝为先天”这一句话没有很好的去理解;主要是医生的知识面太小了,不能达到由博返约,不能看到核心病机,只会见病治病。

  瘀血是一个很常见的妇科疾病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另一种妇科病的病因。

  比如说到流产(特别是现在的刮宫手术流产,对人的元气损伤更大)后,病人元气大亏,以至于瘀血阻闭。“血不利则为水”,水为阴邪,易伤人的阳气,阳气伤了,又不能化水湿之阴邪,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时间一长,病人主会形成一个脾肾阳虚,水湿阻遏的病机出来。比如多囊卵巢综合症、慢性盆腔瘀综合症等疾病,就是这一核心病机。

  对于很多妇科病来说,活血是必要的,要不治不了病。比如盆腔瘀血综合症、盆腔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不孕症、宫颈糜烂、阴道炎等等,都有瘀血的病理因素存在,在治疗过程中也必要用到活血化瘀药。

  但是在运用活血化瘀药时,得考虑到多方面。血虚的得以补血为主、气虚的得以补气为主,活血只能少少的用点,稍稍疏通下就可以了。

  虚症的病人要以补养为主,一般医生都知道。临床运用活血化瘀药得有选择性用,因为活血化瘀药的种类很多,有的温热之性,有的寒凉之性;有的是活血中兼有止痛作用的;有的是活血中兼有理气作用的;有的是直接破血的;有的是活血中有止血双向作用的等等,在临床运用上都得有所区别。不能动不动就是红花、三棱等药来乱用。

  对于有急性炎症(以及慢性炎症发作期)的病人,在选择活血化瘀药时。这时病情的热毒很明显,治疗得解毒散瘀结,选用一些凉性的活血化瘀药,同时又有较好的解毒散结作用的,比如益母草等性寒凉,又有活血化瘀,和很好的清热解毒的活血药为好,同时配合一些解毒散结药,比如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支莲等。

  对于慢性病,病人的身体较虚的,则得选择一些有活血化瘀,又有很好补血养血作用的药。同时得根据病人的身体实际情况,气虚得在补气的基础上用活血化瘀药,阳虚得在温阳的基础上用。

  对于月经后期或者是月经量少的病人来说,则要在问诊上多问,得问得细。比如说在月经前两三天着凉去了,“血遇寒则凝”,月经周期会向后推,月经里还会有血块,这种情况得在温经散寒的基础上来活血。如果说病人有过大病史、手术史、流产史的,则要考虑到病人元气问题,不能一见到月经量少或者月经后期的就一路的攻破药猛下,要不,只有加重病人的病情。这时必要根据病人的“虚”,治疗得在补养的基础上选择活血化瘀药。病人来月经时会很明显疼痛的,可以选择元胡、川芎、乳香、没药等有很好的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严重提还可以用到虫类药来搜剔。有时虽说病人的身体很虚,但瘀血严重内阻的,瘀去才能生新啊,治疗上逐瘀就是补正。但病人只是少有血块的,没有明显疼痛,身体表现很虚的情况下,活血化瘀药还是得选择有活血又有补血作用的为好。

  比如一个出血15天以是的病人,也一样得考虑到瘀血的问题,因为出血必有留瘀。有的人一看到病人出血10天以上的,就急了,诊断时不去详细的问清情况,一见到出血,就是乱用止血药,这是不对的。治疗得视瘀血的严重程度来定,向来的月块很多,这是瘀血严重,不论出血多少天,也一样得以逐瘀为主,瘀去了,血也就止了,再来补养身体;如果说病人出血的血块只有一点点的,这说明了瘀血不是很重,看出血量多少,多了得马上用止血药,血止了再来化。但不论瘀血生和不重,云南白药和三七都是可以用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瘀血严重的妇科病人,这两种中药都很好,只是用量上有讲究,瘀血严重的,云南白药胶囊一次得吃四粒,三七弄成粉来吃的好,一次得吃到5克以上,这两种药都有很好的化瘀作用,又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对于一些瘀血严重,又出血的病人来说很合适,但在临床治疗上一样得通过诊断来进行,病人的身体真的虚了,还是得在补养的基础上用上述两药。本人一般是以煎好的中药汁来吞服上述的药。效果还可以的。

  瘀阻时间久了会化热,在妇科病上,一边见虚寒,一边见伏热的情况很多见(特别是一些慢病妇科病更多见)。本人治疗一般用“大剂量的黄芪+四逆汤”为基础方,再配合益母草等有透热化瘀作用的活血药来治疗,能达到一边温阳,一边清透伏热的效果。

  是药三分毒,活血化瘀药也一样,最明显的就是耗血伤血的副作用。除了少数的几味活血化瘀药没有这副作用以外,大多都有。所以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病人来说,选择活血化瘀药得很注意,临床治疗过程中,问诊越细越好,确切把握病人身体的虚实程度,再来选择合适的活血化瘀药。如果说一见到某名医的一文章就机械的套用活血化瘀法来治疗,弄不好,会酿成大症的。

  任何治疗(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要达到治疗效果,都必须在人体的免疫基础上才能达到,如果说一个人的免疫力都根本无法达到运药的地步了,那就是吃仙丹也是空谈的,中医上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是至理,这也是治人的一方面,在临床治病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见病治病,更要考虑到人体这一方面,治人治病一起治,这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