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T2(第二梯队),压喉唱法,很有趣!苦情效果,喉头颤音,音域B2-G4。从声乐角度,张宇的压喉唱功,十分有趣,集中于对喉头位的压制,苦情效果和他标志性的喉头大颤音,都源于主动的喉位压制。总体上有一点点落后于时代,但是足够有趣。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声乐之中最大的杀手是高喉位导致的声带损伤,从而形成不可逆的倒嗓。所以,避免高喉位是一个歌手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歌手能力的体现效果。

通俗而言,避免高喉位的方式是通过腔体的自发性对抗,发音点往上,腹腔往上,咽喉部肌肉抑制喉头,美声中有专门教学。但是这种对抗的难度较高,通常在换声点之后,需要较大力度和声压的支持,适用于声带压缩和强混能力。

所以,一般而言,对于不曾拥有声带压缩技能的职业歌手喉位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比如我们常见的刘德华、陈奕迅、谭咏麟等HK歌手,即使基本功再好,但都是被换声点卡住,无法拥有声带压缩,导致的高喉位,形成状态下滑。声带压缩较难。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但张宇不同,他很智慧。高喉位不拥有声带压缩和能力不是很难抑制吗?这位苦情之王给自己上了一个保险,压喉位。一开口就压喉位。如此一来,张宇的高喉位问题,就迎刃而解。

张宇的喉位在主动压喉位的情况下比其他职业歌手低了整整两度的空间,也就是说,张宇拥有了换声点之后两个度的质量音高:F4、G4、G#4;

得益于这一点,很多人说张宇的换声技术很好,没有割裂感。抱歉,宇哥根本没有换声好吗?他的换声点因为长期低喉位的压制和锻炼,从F4提升到了A4。而张宇成为了少数不需要换声就拥有了比较完美的F4和G4音高。

但同时,压低喉位会造成很多附带的问题,具体如下: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1:喉位过低,音色质量偏向浑浊,多有低音沙哑感;苦情音色要素之一;音色固定化,曲风固定化,唱法固定化。

2:喉位过低,胸声不可避免的过载,有时候存在大量舌根音;音色厚度加大,苦情音色要素之一。

3:腹腔控制减弱,压低喉头导致注意力,从腹腔开始往上转移,这导致张宇无法很快速的控制横膈膜和两肋的腹腔肌肉,而是习惯性用腹肌。要知道腹腔控制的源头,是腹肌旁边的两肋肌肉为主导,并不是腹肌本身。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一个稳定的腹腔支撑,肌肉控制区域是一个倒T字型。由两肋肌肉为主导,腹肌过度,深度很控制横膈膜,充分发挥腹腔空间,直冲胸腔呼吸道的过程。并不是腹肌推着横膈膜直冲胸腔。张宇对于压喉位的控制力,让他少了腹腔的主要力量源头。

这种改变让张宇的气息支撑很虚,不够扎实,唱的时候让人感觉也很虚,每次高音的时候,总感觉他整个人在抖。而是声线的深度不太够,老是被胸腔过载的音色干扰。或许这就是苦情吧。

总体上来说,张宇的唱法很有意思, 虽然不是很科学,也有点落后于时代,但是他的出发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科学性,避免倒嗓。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既然无法直接解决高喉位问题,那就间接通过压低喉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只是不具备人声的灵活性特色,偏向于内容度匮乏。这也是为什么张宇的歌,听一遍两遍还行,但听多了容易腻。

以下,简单通过音色、音域、腔体三个方面阐述一下:

1:音色;固定音色;因为压喉,张宇的音色十分固定,显得缺乏灵活性。

正常职业歌手的音色构造,由声带底色和腔体影响构成,但是在可以压低喉头的情况之下,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现象——固定音色。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喉位是音色的基本前提,更是声带底色和腔体影响的基石,当张宇以喉位作为抑制倒嗓的方法时,必定要承受喉位过低造成的音色改变,具体如下:

1:音色压抑,闷暗,混浊以及粗糙,失去明亮的头腔共鸣。

2:胸声过载,存在部分舌根音隐患;

3:随着音高提升,喉位逐渐上升,音色开始局部波动。割裂感增大。会导致C4以上的音区,张宇的音色逐渐集中化。有一个浑浊-清晰的波动过程。最好听的音色,应该是E4、F4两个音。因为这两个音,拥有厚重感低音的同时,也拥有高音的集中度。

总体上来说,张宇的苦情音色,就是以压喉的深喉位方式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个人本身的声带底色其实并不重要。很多模仿歌手音色的业余歌手们,都是通过腔体的改变,就能够完成较大程度的模仿。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比如节目:《谁是大歌神》之中,对于张宇的固定音色和压喉唱法模仿成功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主要区别于音色的不同,而略有改变。

这种完全不同于其他职业歌手的音色选择,在Live效果上,是比较吃亏的。《我是歌手》之中,你会发现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张宇的所有歌,都是一个曲风,乃至于改编风格有改编,但是受制于音色的固定,更本做不出其他技巧对于音色的影响,从而给与更好的曲风表现。

所以,从职业歌手的唱功角度上来说,张宇的音色很糟糕。因为他违背了喉位统一的音色统一表现,无法做出针对性的唱法情感改变。

但是,从商业角度上讲,张宇这种自称体系的唱法, 是完美的辨识度。基于这一点,张宇的歌基本上都是红遍大江南北的。不论是《月亮惹的祸》还是《趁早》、《雨一直下》等等。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综合性之下,张宇的音色优劣就成了如下的展示:

1:唯一辨识度,唯一声乐理解;

2:Live效果缺乏,作品生命力不足。容易乏味;

按照张宇的名气,他根本不需要去主持人,但实际上唱片时代终结之后,张宇的收益就很少了,不得不做主持人,让唱片名气转化收益。这也是庾澄庆、费玉清等人的一贯做法。

音域:B2-G4;张宇理论音域:A2-F4-A4;

张宇质量音域:B2-G4;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张宇的音域,从他的年代性出发,是比较优秀的。张宇的音域能力对比,应该是四大天王为代表的HK流派,集中于C3-F4的亲民式音域;

以刘德华为例,刘德华在音域质量基本上是被张宇稳稳压制住的。两个人都是喉位波动极大的歌手,乃至于刘德华的颤音和张宇完全一致,甚至于我个人猜测有部分学习借鉴的痕迹。

如今科学的颤音效果,是以共鸣腔体的音量、音高波动来完成。这样极具轻盈感。

但张宇和刘德华的颤音,是以喉头的快速升降,来改变音色、音高,来完成的。这样很方便很直观,但是很伤嗓,波动较大,在声乐上的确可以称得上很难听。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两个大佬的选择方式,实际上都是不断让自己难以控制喉位统一的行为,不提倡,不赞成。但是的确很好用,乃至于业余歌手之中,也有着大量使用喉位升降的方式来颤音。但这明显错误的。

得益于压喉给与的低音质感,张宇的低音实际上是很Nice的,虽然缺乏了部分的腹腔深度,但是拥有了完美是沙哑感和厚重感,这让张宇一开口的辨识度拉满,个人风格的成型就在开口第一句。这种极致的唱法辨识度,实际上一直都是HK乐坛追寻的核心唱法。

同样,依旧是得益于压喉,张宇的C4至F4,拥有了发音点集中的高度后,喉位反而很轻松,点缀了甲杓肌的完美参与,所有张宇C4-F4也很好听。这两点的优势,是压喉唱法的立足之本。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张宇较大的缺陷是G3-C4之间,极为不稳定,发音点伴随着喉位,存在着极大割裂问题。一面是维持压喉,一面是因为音高不可避免的提升喉位。

又因为,张宇的唱法惯性造成的肌肉记忆是喉位是波动,而不是统一的。那在G3-C4之间,张宇就会有两个问题:

1:胸声过载;以A3的喉位高度,想达到E3的低音效果,使用E3的压喉力度,无法达到,胸腔肌肉和咽喉部肌肉紧张,造成胸声过载,音色老成,共鸣腔稀碎。

2:平衡喉位的音色割裂:以A3的喉位高度,维持E4的高音效果,使用E4的对应腔体和上颌窦高度,造成压喉力度的渐弱,趋向于正常的喉上关闭唱法的集中。压喉不统一,严重割裂。

如何评价张宇的唱功?

这两个问题,是张宇最大的不稳定性,在竞技比赛之中,是十分致命的情况。因为张宇无法控制喉位稳定性。

本质上压喉唱法,只是减少了原本高喉位的对饮音高,拓展了喉位的真声上下限,但并没有解决喉位导致的音色、腔体改变的趋向。反而,部分助长了喉位的不稳定性。

总体上,不论如何,张宇是流行音乐之中一个很独特的唱法例子,他遵循着基本护嗓的科学性,但是又为此破坏和助长了另一个喉位波动的科学性。很有趣,不提倡,但可以了解。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