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从心理学、医学或生物学的角度,谈谈梦的一些现象和原理。

一个人平均一天要做四到六个梦,一个梦平均要十几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这样算下来的话,一个人一生当中,做梦的时间可以长达六年之久。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梦与醒着的时候的思维,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它们的差别在于,人类在清醒的时候,他的思维可以在大脑的各个区域畅通无阻,而在做梦的时候,有一些门是关着的,不是畅通无阻的。

既然我们每晚都做梦,为什么有时记得自己做了梦,有时却觉得一夜无梦呢?原来,这跟我们醒来的时间是有密切的关系的。认知心理学认为,睡眠可以分成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在慢波睡眠的阶段是不做梦的,是对我们身体和肌肉进行调节的,而在快波睡眠的阶段,是在做梦的。快波睡眠,也叫做快速眼动睡眠,这个时候,研究人员会发现,人的眼球会快速的运动,如果把处于快波睡眠阶段的人叫醒,他一定会告诉你:他正在做梦。而如果醒来时是处于慢波睡眠的状态,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一个晚上都没有做梦。

在梦中,有时我变成了一条鱼,有时变成了一只老虎,有时甚至会感觉:压根儿就不存在自己。为什么在梦中会迷失自我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研究揭开原因。原来,这跟大脑的前额叶是有关系的。额叶区域非常重要,它是我们人类的大脑产生意识的地方,同时,这个区域也承担着组织信息的功能。而在人类睡眠的状态,其额叶功能是受到抑制的,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自我意识与信息的处理产生了分离,于是在梦里我们就分不清自己、他人,甚至别的事物。所以,你在梦中看到的他人和别的事物,往往就带着自己的成分。

至于梦游产生的原因,迄今还没有获得确切的科学解释。有一种推测认为,梦游跟大脑深处的海马体有关系。梦游其实应该叫睡游,因为此时的人并没有在做梦。梦游的人很难被叫醒,叫醒后他们会困惑不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梦的内容是虚构的,但梦中的情绪却是真实的。这与杏仁核有关。杏仁核位于海马体旁边,是人脑的情绪控制中心。它是大脑中最敏感的区域,几乎任何身体的刺激,都会唤醒杏仁核。梦中大脑虚构出来的内容,也会作为一种信号,传到杏仁核,所以产生了真实的情绪。

为什么有时候人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甚至梦中有梦?这与丘脑有关。丘脑的作用是整合大脑各部分的信息,做出一个综合的判断,做梦的时候,丘脑被抑制了,所以人在梦中就会迷失自我,但有时候对丘脑的抑制不深,人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梦中有梦则是一种错觉,是人梦见了自己在做梦,而不是什么梦的嵌套。《盗梦空间》是虚构的,现实中不存在的。

用科学理论解答了一下提问,希望可以帮忙到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