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

“苏格拉。”

“……底?”

“就苏格拉。没有底。”

“为什么你没有眼睛?”

“因为已经不想再看到什么了。”

01

那些年,苏格拉还没有底

学校的图书馆倘若没有依附在一片山水之间,那绝对不会透出像现在这样的灵气。

在圆弧形的空地上铺上榉木板,再往外围竖几根栏杆,那池塘里的荷叶便一片片地伸展到栏杆上来,肆意地拍打着。

那些年,苏格拉还没有底。

那些年,苏格拉还长有眼睛,像山一样的灵气,滴溜溜地转着。

02

那些年,苏格拉还没有底

苏格拉刚进入任何陌生的环境中,都会显得怯生生的,连新入学也不例外。

可是她又是多么渴望着新鲜的东西啊,像是竹笋吸饱了一夜的露水,就要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她渴望朋友,渴望着在日落时分,从外兜风归来,和闺蜜肩并肩,有说有笑。

她渴望着读万卷书,在老师的谈笑风生中,学到点什么,可以充实她自己,而不是徒有空虚的躯壳。

她渴望着她自己,可以在这么多人中,有着属于她的最独特的东西,这东西足以让她有炫耀的资本,但其实她并不会真的去炫耀的。

她只是渴慕着可以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虚荣心。

还有,她也渴慕爱情。

03

那些年,苏格拉还没有底

刚进来学校的时候,新生都是排成一片又一片的,练习校歌,等着参加全校的合唱比赛。

苏格拉也想着要融入到这片集体当中,可是她做不到有说有笑。

最后,她便是被冷落到一旁,看着别人有说有笑。

本来这也没什么,慢热而已嘛,等跟大家熟悉了,那就不同了。

可是苏格拉万万没想到,默默无闻竟然成为了她大学生活的注脚。

04

那些年,苏格拉还没有底

苏格拉心想,也许交友、结社啊之类的,自己并不擅长,可是专心学习却是自己最拿手的。

可是她失望了。

苏格拉在读大学以前,都是被一些调皮学生称为“死读书”的,考试要考什么就读什么,从来没有想过到底学到的知识对不对,学来有什么作用。

可是念了大学,当上到自己专业的课程时,她开始思考了。而一旦开始思考,她也就开始感觉到了痛苦。

她感到痛苦的是,明明只是社会上的一些经验的普通描述而已,为什么这样的“信息”也可以被称为是“定理”?

苏格拉不喜欢这样的东西。

苏格拉喜欢的是知识海洋中奇异的乐趣。

05

那些年,苏格拉还没有底

苏格拉对课程失望后,自然也无法在班级里突破“默默无闻”的魔咒了,学习成绩也只是排在中等水平。

她最后加入了一个社团,但后来得知她是被别人拣剩的。

苏格拉想着,在一个做事可以以“我们”来称呼的集体里,她是可以保留着童真的。她以为在这里可以慢慢练习有说有笑,将自己从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拽回来。

可是不知怎的,这个以“我们”相称的集体开始冷落她。那个时候很流行“冷暴力”这个词语,苏格拉不知道用在这里恰不恰当,可是她伤心了。她是多么爱“我们”啊,也正是爱这个集体,才会毫不掩饰地暴露自己的缺点:她是个缺了一根筋的女孩子。

她爱里面的一个男孩子,她说他的眼睛很像她,像山一样的灵气。

可是男孩子也冷落她。

没有人告诉她为什么。

她就像是坠入了黑暗中,徒手抓住的,也只是黑暗的空气而已。

06

为什么上大学本该拥有的友情、爱情、知识,自己统统都不能够拥有?

苏格拉心想自己简直倒霉透了,毕业后一定要远走高飞,永远都不会回到这里。

可是她又错了,她在社会上也碰了一鼻子灰。人家说她好高骛远,连她的顶头上司也开始琢磨着如何去折磨她。

她当过记者,当过文员,坐过前台。

在人们眼里,她混得一日不如一日。

07

那些年,苏格拉还没有底

有好一阵子,在还稍微记得有一个“苏格拉”的人眼里,苏格拉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了。

没有人联系她,因为她并不会有说有笑,默默无闻一直是她的特色。

可是有一天,人们也许是怀旧了,便相约回到学校聚会。

那依傍在山水之间的图书馆,依然还透露着山水的灵气。

再往圆弧形的空地上一看。

咦?似乎多了一家咖啡馆。

往稍带着点洋气的招牌上一看,赫然写着“苏格拉底”这四个大字。

苏格拉底咖啡馆?人们似乎想起了什么。

“咦?还记得当时我们班上好像有个叫苏格拉的,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消失到哪里去了。”

08

那些年,苏格拉还没有底

咖啡馆里,不远处的角落,有个脸上爬满了疲惫的女人,在戴着墨镜看书。

在人们谈话间,她将头抬了一抬,然后又放了下来。

(文:苏格拉 图: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