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宋振辉:

如何应对愤世嫉俗的孩子?

宋振辉,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中共党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儿科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妇专委、懋德服务中心志愿者,现返聘于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门诊,房山区第一院心理咨询,有丰富的儿内科临床经验,从事心理咨询10年以上,擅长早期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家长课堂、青春期健康教育。愤世嫉俗是一种性格特质,有这种特质的孩子,一般都性情急躁,脾气暴躁,性格外向,遇事容易起急发怒,对看不上的人和事愤愤不平。有的行为习惯放荡不羁,做事易冲动,缺乏理性。这种孩子在孩子群体中,尽管占得比例不大,也应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从未成年儿童发展规律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在3—5岁,第二个反抗期是临近青春期,大多数发生在进入中学阶段。如果愤世嫉俗的孩子,在这两个阶段加以教育和矫正,所面临的困难会更大一些。

如何正确对待愤世嫉俗的孩子:

首先,要客观的看待这种孩子,不能用歧视的眼光去对待,更不能随意扣帽子,动不动就冠以“愤世嫉俗的孩子”,这种称谓最好不要让孩子知道。以免影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其次,要客观地分析孩子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质,一般地说这种孩子都是吃软不吃硬的孩子,因此在教育方法上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是压而不服,还有可能引发更加强烈的抗拒行为。

对待愤世嫉俗的孩子要做到早发现,早知道,早梳理,早引导,早干预。在幼儿时期家长要用亲情的力量影响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使孩子获得安全感。让孩子培养出一个好的性格,因为性格很重要,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的孩子成为愤世嫉俗的孩子机率就会降低。

对待愤世嫉俗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不要偏激,不要极早地给愤世嫉俗的孩子下定论,一旦发现孩子有愤世嫉俗的倾向,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带有哲理性的思维,苦口婆心的加以引导。

鼓励孩子,启发孩子,培养孩子的特长,去发现孩子的个性特点,运用“三明治”式的批评教育,第一层是认同、赏识、肯定,中间层夹着建议、批评、指正,第三层是鼓励、希望、信任。家长对待愤世嫉俗的孩子,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给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以免孩子上行下效。

对于有过错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避免施以暴力,横加指责,不考虑孩子的个人感受。

对于年龄稍长一点的孩子,有时候真理在孩子一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讲策略,激发孩子的认知能力,教育孩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学会辩证的认识事物。

对于愤世嫉俗的孩子教育不要过于苛刻,不能把孩子全部培养成小绵羊式的性格,致使孩子在性格上没有棱角,只会顺从,这样还可能会埋没掉一个见义勇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