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是不是“天敌”?肯定不是。

常言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倒不是说为人父母,就没有过错,而是指父母纵有不对的地方,儿女晚辈也应该包容理解父母,不与父母起争执,更不可对父母心生嫌弃,怀恨在心。婆媳之间,媳妇,从姑娘变成媳妇,迟早会与婆婆见面并生活在一起的。当一个女孩想跟男朋友结婚时,一定会想到如何去面对未来的婆婆。第一次见面可能是欣喜的,也可能是不满意的。结婚之后,婆媳由陌生人变成熟悉的亲人,需要一个主动接近和了解对方的过程。婆婆是长辈,是过来人,应对儿媳多指导,告诉儿媳如何持家,而不应是排斥,怕儿媳抢走了儿子。媳妇是晚辈,在婆婆面前应谦虚、顺从,不懂或有异议的地方,应当面向婆婆讨教,而不是专门到外面说婆婆的不是,把很平常的家事当作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婆媳之间的相互尊重要求双方有事全家协商处理,如经济开支、涉及全家的事务等要共同商量,养成民主家风;而属于个人的“私事”,则应互不干涉,个人享有“自主权”。作为媳妇,要多尊敬婆婆,因为婆婆年岁大,管家经验丰富;做婆婆的也不要总是在媳妇面前摆架子,要看到儿媳的长处,多尊重儿媳的意见。也就是说双方要相互配合,彼此尊重。婆媳长年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协调的事情,这时就更需要双方相互谅解。

有人说,婆媳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难处好的关系。这话似乎说得很在理,但我似乎却并不苟同。人是感性的,也是感情的。莫要把婆媳定位在水火难容的境地,不要忘了。婆婆是人,媳妇也是人,人与人只有坦诚相待,多沟通多交流相信也会相处融洽。

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婆婆和媳妇一定要从整个家庭着想,而不是只考虑自己一个人当时的感受,只顾个人感受不顾其他后果的人,势必会把家庭矛盾不断激化、升温,导致婆媳关系一步步恶化,婆媳关系恶化,势必给男人诸多不堪,左右为难,一家关系处于紧张之中,对其他亲人极其后辈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果结局是离婚,当初就不会选择结婚了,离婚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所以,从结婚的第一天起,媳妇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学会适应新家庭环境,多与婆婆接近,了解婆婆的性格、喜好、为人处事等,只有相互了解了,才会避免一些矛盾,一些芝麻小事也就不会斤斤计较了。

婆婆和儿媳成为一家人,实在非她们所愿。都是因为那个男人,是他把她们联系了起来。对于这种联系的紧张和脆弱,有足够明智的认识和警惕,那么也许可以貌似友好地相安无事。如果没认识,不警惕,反而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奢望,认为自己嫁到她家来,她就一定要对自己好;认为既然她嫁给了儿子,那就是自己的晚辈,就应该像儿子一样孝敬自己,这就大错特错了。

无论与谁在一起,人与人之间总会发生一些小摩擦,面对人之常情的事,婆媳之间应互相尊重和理解对方。如婆婆带孙子是很辛苦的,这是事实,当婆婆在媳妇面前抱怨带孙子很辛苦时,媳妇不应反感说婆婆不对,不要认为婆婆带孙子是应该的,累了也不能说出来。媳妇生了小孩之后,休息几个月又要跟往常一样上班忙碌,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遇到不少不如意的事情,也想在婆婆面前诉说自己的难处。由于婆媳之间是因婚姻产生的亲情,不如母女之间的生养之情亲切自然,媳妇总是把话藏在心里,认为跟婆婆说了也是白说。

“妈妈打闺女一巴掌,说不定第二天就会妈妈***叫着;婆婆骂儿媳妇一句,说不定儿媳妇心里能记恨老人一辈子。”这话我是认同的,并不是说一下子就把儿媳妇给否定了,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亲生骨肉打打骂骂没关系,在闺女眼中那都是亲那都是爱;而角色转化到媳妇身上当然就截然相反。

很多媳妇跟婆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了,就会从内心感觉到婆婆其实很好,她不仅含辛茹苦培养了儿女,还在鞠躬尽瘁为孙辈们操心劳力。虽然在许多方面,因为时代或条件不同,婆媳之间有分歧,但是这些分歧是无碍家庭和睦的,如婆婆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在言行方面对媳妇照顾不周,甚至说些很难听的话,媳妇也要理解,因为这样的话不仅仅是自己的婆婆说过,也许大多数老妇人(包括自己的母亲)都有这种封建思想,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为了生男育女,不知演出了多少悲剧?

作为儿媳,不要讨厌婆婆。至少不要把厌恶的情绪明显地表现出来。要换位思考。如果你的男人,坚持将你的父母视为假想敌的话,你又该如何与他相处?婆婆是你男人头上的一尊神,你若爱你的男人,就必须敬这尊神。不可以大不敬。敬她就是敬丈夫。宽容她就是宽容世界。

当然,婆婆看不惯儿媳,是因为她“抢”走了自己的儿子。原本儿子对母亲是百依百顺的,甚至有恋母情结。自从讨了老婆,就忘了娘。其实,忘了娘也不是事实。问题是娘不能适应新形势。喜欢老婆,疼老婆,和老婆黏黏糊糊,这是正常的。但在娘的眼里不正常。在这一点上,娘基本不会站到儿子的立场上看问题。如果娘能够多替儿子想想,就会不那么敌视儿媳了。儿媳可能有诸多不是,但她终究是儿子的爱人。婆婆不管年龄多大,总是有她的个性或不足,媳妇始终比婆婆小,见识少,必然存在许多需要学习和磨练的地方。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无论婆婆如何凶悍,只要是顾家的婆婆,媳妇就要尊重和关爱婆婆,向婆婆学习长处,谅解婆婆的多嘴多舌,勇敢地与婆婆靠近,和睦相处。媳妇是不可多得的,婆婆再强也需要把经传给媳妇,而不是让媳妇抬不起头,受一辈子委屈。女人既要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又要学会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婆媳关系,追求家和万事兴的境界。

婆婆视儿媳为敌,其实就是与儿子为敌。这是做婆婆的不明白的地方。其实如何对待儿媳,婆婆只要顺着儿子就是了。儿子觉得她好,她就是好的。儿子爱她,就应该支持他爱。说到底,儿子的老婆,只跟儿子有关,跟儿子的娘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婆婆不必太过在意儿媳的好坏,别把她看做眼中钉。她坏,那就要看她怎么坏法。如果她给你儿子戴绿帽子,那就是真正的坏了。如果她只是迷惑你儿子,让他神魂颠倒,那不是她的缺点,做娘的反而应该为儿子感到高兴。儿子迷她,说明儿子生活得很幸福。

婆媳同在一个家庭中生活。有共同的归属,自然也就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双方也自然都希望家庭兴旺发达。这是婆媳利益一致的一面。但同时也常常在家庭事务管理权、支配权等方面发生分歧,出现矛盾,甚至明争暗斗.我国家庭中有“男治外、女治内”的传统,婆婆做了几十年的内当家,现在把权力交给媳妇,媳妇在家庭事务中唱起了主角。对这种角色的转换,做婆婆的往往不易适应。“有的婆婆虽已年过花甲,却仍希望继续保持在家庭中的经济支配权,或者难以接受完全由媳妇掌握家庭经济大权的事实;而做媳妇的也往往不甘让步,这就难免发生矛盾。

最后说到儿子。儿子大了,总是要“变心”的。并不是说儿子长大了就不爱娘了,要抛弃娘了。儿子离娘越来越远,这是生命的规律,是人生的必然。如果儿子长大了,只黏着娘,就不迈出自己的人生脚步,也不去找配偶传宗接代,当娘的一定会急出病来。所以说,有了儿媳妇,儿子被那个女人“骗”了去,和她一天天好起来,离娘一天天疏远,这不应该是为娘的悲哀。

在婆媳关系中,儿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儿子的这种中介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则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出现 “两面受敌”的困境。尽管母子情深,也难以避免结婚以后这种关系变得复杂的事实。因为夫妻之间毕竟在活动、打算、开支以及交往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共同点。在这些问题上,夫妻观点的一致性往往要超过母子观点的一致性。这是因为儿子和母亲相隔一代,在心理上存在着差异,这样就容易造成儿子中介作用的失衡。

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各自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婆媳关系也就跟母女一样相处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