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留一步,小影有话说。

很惊讶出题者这种“弄倒城墙”、“挖墙脚”的奇思妙想。要说古代攻城战中有没有挖墙凿洞一说,答案是有的,但这种打法是建立在墙基不牢、防守不严、攻城一方已经大规模接触城墙,守城一方不能有效杀伤挖墙士兵的基础上的。所以综合以上多个要素,古人选择挖塌城墙的方式攻入城池,实在是下下策。

战争中为了弄倒城墙,古代人有哪些“挖墙脚”的高招?

战争中为了弄倒城墙,古代人有哪些“挖墙脚”的高招?

不以占领为目的的攻城都是白费力攻城费力,建城更难。在中国古代以城池为单位的行政区域划分和军事防御双重作用的影响下,筑城屯兵成为古人用以统治一方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有史记载,中国最早的都邑筑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城池的规模根据管辖地域和行政划分由小到大,从最小的堡级到县级、郡级、州级,而历代都城帝王政权的集中所在,自然要建造的高、大、上。回归本源,既然建造城池以军事防御为主要目的,那么在城墙设计、用料上必然极尽“易守难攻”之能事。先说用料。在明朝以前,城池多以夯土垒筑,少数城墙以石块为原料搭建,这主要局限于当地的地质条件。而那种在土墙上浇水结冰的快速筑墙之法,仅限于极寒之地,是增加攻城难度的权宜之计,类似的特例暂且不表。既然是夯土,那么就会用木板夹压、捣实、混入糯米、石灰来增加土质粘性,以此来使墙体坚实。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绵》先秦单是加固墙体还不够,古人在建筑城墙上、还力求高、大、厚。例如齐献公时期齐国都城营丘城墙厚20米。楚国都城郢都的厚度也有12米。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座都城都依河而建,方便于前期的和泥筑墙和后期的生活吃水。当然城池依水而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灭火。从城池的坚固程度来评价,大夏国都城统万城可谓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但这座城并不是中原王朝的作品,反而是擅长奔袭,机动转移的匈奴人所建。公元417年,大夏国主匈奴人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为总建筑师,历时六年建成都城,名曰统万城,有统一天下,君临万邦的寓意。

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用建筑学的说法,阿利不仅是设计方还负责工程验收的工作。而他对城墙质量的验收方法简单粗暴:用铁锥刺墙体,如果没入墙体达一寸,这段墙体的工匠会被杀死,尸体直接埋入墙内。在这种残忍的监督下,统万城墙是不存在豆腐渣工程的。

再说设计。古代城池多为方形,城池四面至少开出四个城门(如长安),大型城池每个面增加到两到三个城门,一般都城以九门为准(燕京)。以城门为中心,在城门之上修建城楼,既可以作瞭望所,又是守城将领的指挥部。沿城门两边展开的城墙,外侧一面,凹凸有序,为雉堞,这种垛墙比城墙薄,作防守士兵的掩蔽之用。内侧一面与雉堞相对应的凹凸薄墙,为宇墙,防止守城士兵掉落。雉堞高宇墙低,这种城墙上的凹凸垛墙统称为女墙。城门两侧的城墙,每隔70米有一段凸出墙体外侧的部分,为马面。因为守城方多为俯身作战,为了有效的杀伤城墙底部的攻城士兵,必须探出身体,这样暴露性很大,而马面的设计,恰好解决了这种死角问题,以平面墙和凸出马墙的犄角互补,将攻击面从一面增加到三面,杀伤敌人更加有效。马面有方形和半圆形之分。

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守城录·守城机要》仿照城门上的城楼设计,马面上面也建有敌楼,或者设置大型机械。敌楼也是作屯兵、储藏武器和瞭望之用,当然敌楼的存在使得守城士兵便于形成火力压制。有些马面上也设置器械,如床弩、抛石机、滚木礌石等。城墙向两边延申到拐角之处,设置团楼,为瞭望之用。而团楼的朝向和角落的城墙成135°夹角,这样的设置使得拐角之处无死角。在整面城墙的外侧,要挖开宽两丈,深一丈的壕沟,有些也灌水作护城河,起到迟滞敌军抵城的作用。城门之外架设吊桥,战时吊起,也可作一面屏障。以上就是古代一座城池的基本防御结构,当然因地形限制或战争需要,守城方在城池的改造上也作添、减。整个城池的防御体系,最薄弱的地方要属城门,城门一破,大军入城,城墙很容易被占领。所以许多重要城池都在城门和壕沟之间再建瓮城,用以增加一道或几道防线,迄今保存最完好的,结构最复杂的,当属南京的中华门,有天下第一瓮城的美誉。

既然城墙建造的如此坚固,那么占领城墙的意义就更加重大。在古代,攻城方如果夺取城墙,对城内敌人的威胁会剧增。而一旦战争结束,攻守之势立马转换。攻城方也会努力加固城池以防敌人卷土重来。如果按照出题者的思路城墙被毁,那么夺取城池后无疑会给自己留下隐患、负担。所以古人打仗本着占领的目的,和易守难攻、易补难建的原则,是力求攻取和长久统治一座城池的。除非由于伤亡惨重,守城方援兵将至或者补给吃紧,轻易不会选择弄倒城墙的战术策略。(这里有三个例外,一是掠夺式的攻城,大多见于匈奴、北元等游牧民族对边境城池的作战;二是抓捕式的攻城,如金军攻打汴京,掳走徽、钦二帝;三是屠城,本着我带不走的也不给你留下的原则,在夺取城池后屠城撤退。这三类攻城战都是极端之举,不做赘述。)

战争中为了弄倒城墙,古代人有哪些“挖墙脚”的高招?

从防守之术看守城方对弄倒城墙的”零容忍“从攻城的角度来看,攻城方需要考虑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如何占领城墙或攻入城门,另一方面就是如何消灭守军。所以攻城方在攻城器械的选择上就有远攻近戈之分。而从守城方的角度分析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他们只需要考虑怎样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和保存自身兵力即可。本着这个目的,守城方在防守器械的选择上就十分明确了。防守器械大致可以归为六类,即反击、侦听、抵御、撞击砸打、烧灼、灭火。一一详解。

战争中为了弄倒城墙,古代人有哪些“挖墙脚”的高招?

从古战争的影视剧中可以经常见到这几类。先说反击类器械,最常见的是抛石机和床弩,这两类器械因其射程远、威力大、破坏性强在攻守双方都普遍装备,而守城方的器械主要设置在马面之上。由于城墙高度的优势,防守方的器械射程要远于进攻方。而抵御类器械,主要是女墙、城门的木制或者皮质替代品,在女墙和城门破损时作补救和替代之用,这类器械由于做工简单、原理相通又种类繁琐,不做赘述。抵御类武器有两样是需要着重介绍的,云梯的克星,叉杆和抵篙。以叉杆为例,其造型有点类似于月牙铲,使用方法是向前推倒敌人架设的云梯,摔伤敌人,也可以向下猛剁,剁断敌人的手臂。撞击砸打类器械以檑木为主,配以石块,是一切通过抛掷砸伤敌人、砸毁敌方攻城装备的器械总称,有拴铁链抛出后再回拉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之分。灼烧类器械在古代战争类影视作品中也经常可见,将烧熔的铁汁和煮沸的热油装于容器,在敌人攀登时泼洒浇灌,灼伤烧死敌军,引燃攻城器械。这里有一点陈旧观念需要说明矫正,在影视剧中攻城方一旦攻城不利就会抛射火石、发射火箭。固然火攻会打乱守城方的阵脚,但火箭和火石却无法有效的杀伤城墙上的防守士兵,反而燃烧的火焰非常不利于士兵登梯作战。而用火箭引燃城门难度更高,古代制作城门多选用坚实耐火木材,内涂耐火漆,外包铁皮铁钉防止戳裂,从这里足见古代城池防守城门的重要性。所以从守城方来看,是不担心火攻的,反而在实际战争中,守城方会多用灼烧类的器械来烧杀敌军。但城楼这些墙上建筑是极有可能被引燃的,所以灭火类器械应运而生。最后要说一下侦听类器械,没有护城河的保护,敌军是很容易选择挖地道潜入城内的,所以类似于电影《地道战》中的侦听器械就派上用场了。具体如下:先在城中主要通道上挖两丈深的井,再用生牛皮密封陶翁,将翁覆于井口,派听力好的士兵匐于井口便可监听敌军是否挖掘地道。

战争中为了弄倒城墙,古代人有哪些“挖墙脚”的高招?

综上所述,攻城士兵想要抵近城墙尚且费劲,不仅会遭到来自于城墙上的火力封锁,需要时刻提防着从天而降的箭矢、礌石、热油铁汁。而城墙坚实,而且即使有尖头木驴和临冲吕公车这种兼顾遮挡和摧毁效果的大型攻城器械,也必须依靠人力铺设壕桥车掩护其跨国壕沟和护城河行进至城墙或城门下,在守军撞击、砸毁和焚烧等多重威胁下对城墙进行挖掘,这都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而攀登作战虽然死伤也很惨重,但一旦登城,很容易以点带面扩大战果。事实上,任何攻城战都是诸多战术协调配合进行的。先用床弩、弓箭、投石机来摧毁城墙上的防御设施,杀伤守军,再配以士兵铺设云梯,将尖头木驴和临冲吕公车推进至城门边进行摧毁,登墙而上,辅以破门而入才是行之有效的攻城办法。

战争中为了弄倒城墙,古代人有哪些“挖墙脚”的高招?

以水代兵得不偿失许多朋友会把放水淹城作为破城的一个军事手段,但这种方法仅限于城池在河流下游的低洼之处。但决堤淹城已经超出一城一池的得失范畴。即使城池被攻破,但是百姓生存之田地、休憩之住所等也会被洪水摧毁殆尽。因此放水淹城有点同归于尽不计后果的意思。但是古代战争也不乏放水淹城的战争实例。利用水势攻城就需要建坝,公元514年,梁武帝萧衍为与北魏争夺寿阳城,不惜征用民夫20万人,耗时两年建成。虽然这座军事水攻的堰坝的确发挥了作用,但也造成了淮河下游数以十万的百姓受灾,而梁朝为修此堰,累死饿死军民不计其数,这种放水淹城、以水代兵的攻城策略的确得不偿失。

战争中为了弄倒城墙,古代人有哪些“挖墙脚”的高招?

战争中为了弄倒城墙,古代人有哪些“挖墙脚”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