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大学教材将同性恋纳为精神障碍的事情,网上的争议非常大。

有文章说,国际医学界和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同性恋不是疾病,不是精神障碍,也不是可以自愿改变的主观选择。

也有评论说,同性恋违背了科学和伦理,是种意外,不能当做常态。

我的工作圈内,同性恋同事及朋友比较多,平时关系也都处得比较融洽。

同性恋不妨碍他人,也有恋爱自由的权利,跟普通人一样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

但另一方面,我也目睹了身边同性恋朋友的生活现状,因为各种原因,真正过得很快乐的实际上非常少,所以我并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同性恋。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

1,同性恋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影响?

关于同性恋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因素,《南方周末》在2019年曾发文阐述过,并不存在先天性的基因,所以后天的影响比较大。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

大家熟知的电影《霸王别姬》,小豆子的性取向就是在成长环境中发生改变的。

年幼的小豆子最初对性别是有概念的,他在唱“我本身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的时候,屡屡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他的意识里自己是男儿。

为此,小豆子被师傅差点捣破喉咙,才终于唱对台词。而师兄对他的照顾与保护也让他产生了依赖,世态炎凉之中,让他觉得自己就是虞姬,而师兄就是霸王。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

真正让他认知发生改变的是被太监李公公猥亵之后,李公公捧红了他,也让他从此把自己当作了女人。

如果没有环境的影响,小豆子应该也会跟师兄一样,娶妻生子,在乱世中也能勉强活下去。

现实中,很多同性恋都像小豆子一样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导致发生性取向的改变。

比如离异家庭,单亲妈妈带着儿子,孩子从小缺乏父爱而对男性产生依赖,还有父母对孩子关心太少,导致他们在得到来自其他同性感情上的满足时,极其容易产生认知的变化。

也有像张国荣一样在成年之后情感需求的转移,变成了同性恋。

如果说同性恋的存在不算是心理障碍,那只能理解为所有爱情的产生都是因为双方在情感上的需要,这一方面是相同的。

三毛说: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清不楚。

理解每个人情感的需求,不管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影响,只要他自己能感受到爱情的幸福和喜悦,我们就不应该因为是同性之爱而排斥,这也许是大多数人不反对同性恋的原因。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

2,同性恋者的生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同性恋大约4000万人,加上隐蔽的大概占比3%-4%,主要分布在几个发达且接纳程度比较高的城市,所以他们很少在自己的家乡生活,大部分选择了漂泊在外,居无定所。

不管在哪个城市,人们对同性恋还是有许多异样的眼光,因此他们非常敏感,大多不愿公开甚至不愿承认,周围的人也会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但私下免不了议论纷纷。

当然,也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的,不愿别人背后说道,会自己主动公开。

我有一个男同事,工作能力强,英语也非常流利,而且性格非常开朗活泼。

第一次跟他打交道的人就能看出他是同性恋,他自己也一点都不避讳,经常翘着兰花指,搂着女同事撒娇叫姐妹,每个周末都会去参加同性恋俱乐部party ,交过的男朋友比较多,大都是外籍.

他的朋友圈喜欢发与朋友聚会,与男朋友恩爱的日常,很阳光快乐的样子,但经常也发长篇大论,抱怨家人的不接受和非议,深陷痛苦之中。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

他曾告诉我,从小父母离异,跟着母亲吃了很多苦,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独自悲伤哭泣,让他也变得有些脆弱,外表的乐观是希望让大家更好地接受自己。

传统的农村老家亲戚却经常骂他是不孝子孙,从未放弃迫切希望他改变的想法。

我有时候特别心疼他,但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给予一些生活上的关怀和鼓励。在此呼吁大家不要歧视同性恋,他们本身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

他们大多数人都敏感而孤独,自卑而坚强,自尊心特别强,生活上与其他人鲜少讨论感情的话题,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寻求温暖,而同性恋的APP也因用户不断增加,难免鱼龙混杂。

相对于14亿人口来看,4000万人属于少数,论人权,他们也有平等的恋爱生活权利,社会应该维护每个人的感情生活的自由。如果你身边有同性恋的朋友,请真诚地对待他。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

3,同性恋对社会的影响

我不提倡同性恋,是因为对社会多少有一些影响。

很多同性恋传宗接代的方式就是能找到合适异性结婚生个孩子,一来对家人有交代,二来自己也有精神寄托,但是结婚对象也是同性恋最好,生完孩子可以离婚。

这个办法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社会上存在一些同性恋骗婚的情况,对被骗婚的对象来说,伤害打击非常大。

其次,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孩子出生之后如果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也就罢了,如果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爱,那对孩子的成长也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

另外,因为保守,国内的同性恋数据低于开放的西方,但由于情感的渴求,有很多人正在被“掰弯”。

在越来越开放的性爱文化里,异性恋受影响变成同性恋的越来越多,而同性恋变回异性恋的少之又少。

我认识的一个23岁女孩小林,谈过几次恋爱遇到渣男之后,心灰意冷一直单身。

去年她公司来了一个女领导,特别喜欢她,让工作能力并不出色的她担任了要职。小林跟着领导出席了许多重要场合,对领导的崇拜溢于言表。

领导对她也百般照顾,走哪带哪,日积月累两人就好上了,索性就搬到一起同居了。

今年领导任期满了要离开这座城市,小林已经离不开她了,不顾父母的反对跟着女领导走了。

从此又多了一个矛盾重重的家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认同这些已经存在的,但是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同性恋。

社会风气开放,赋予人们更多自由,这是文明发展的结果。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尽管遵循内心的情感大胆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不要轻易去改变别人的性取向,除非你可以为她的人生负责,能让她过得更幸福。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

4, 不歧视不提倡,是我的态度。

联合国声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性少数人群往往是社会中最为边缘、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

可见传统文化下,庞大的同性恋群体的社会环境非常艰难。

然而,自古有载“断袖”“分桃”,同性之恋存在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对感情有不同的需求,希望社会更多的宽容和接纳他们,不要产生歧视和偏见。

建议在源头上减少同性恋,所有家庭对孩子不要只关心学习,在成长过程中,认知与观念非常重要,愿父母双方都能给予充分的爱与陪伴,教导与指引。

不完整的家庭和缺失的爱,充斥着与书本知识不相符的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等,容易让孩子的认知发生偏差。

你可能会发现,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原生家庭和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性格和三观,对未来生活影响深远。

我们崇尚自由,无论是多少种不同的声音,基本的原则就是,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求同存异,不打扰别人的幸福。

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