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们是二代师生关系。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力士多德的老师,而亚力士多德最著名的学生就是叱咤风云的亚历山大大帝!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某种程度上他在“希腊三贤”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塑像

当我们追溯西方哲学的源头时,柏拉图注定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关键人物,他是西方文学传统上最耀眼的作家之一,也是哲学史上最有洞察力和影响力的大师。其实,纵观柏拉图的一生,他不仅与哲学有关,还和恋爱有关联呢!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出生在雅典,年幼时期他就显露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四岁时已经能看懂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云》,七岁时就进入狄奥尼索斯学校读书,系统学习识字、阅读,听《荷马史诗》等诗作。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塑像

20岁时,柏拉图正式成为了苏格拉底的弟子。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影响非常大,在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期间,柏拉图不仅学习到了老师的哲学思想,还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生活哲学。

有一次,年轻的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苏格拉底说:“请你穿越麦田,去摘一株最大最成熟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就是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照老师的话去做了,结果却空手而归。

苏格拉底问他手里为何空空如也的原因时,柏拉图回答道:

“我走在麦田里,看到了很多特别饱满的麦穗,可是我的脑海总认为前面也许会有更加饱满更加美好的麦穗,就没有摘下它们,于是我就继续往前走!

在我向前走的过程中,又觉得眼前看见的麦穗都不如先前看到的麦穗那么饱满那么美好,所以我最后空手而归!”

听后,苏格拉底微笑着回答:这就是爱情!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塑像

没过多久,年轻的柏拉图又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几乎与上次如出一辙:“你去树林中走一圈,去找一颗最大最粗的树回来,前提是你只能往前走,不能够回头!”

这一次柏拉图没有空手而归,但是他只找回了一棵普通的树。

苏格拉底于是问柏拉图为什么只找了一棵普通的树回来。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油画

柏拉图说:“这一路,我遇到了很多很大很美的树,但是我担心继续走下去将没有更好的树了,因此便找了一棵普通的树回来。”

苏格拉露出了与上一次几乎同样的笑容,对柏拉图说:其实,这就是婚姻!

关于爱情,柏拉图受苏格拉底启迪后,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爱情观,即现在人们常说的柏拉图式爱情。实际上,这位伟大先哲的爱情观,比我们一般人开放得多。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塑像

按照他在《会饮篇》的理论讲,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而这与当时希腊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希腊学者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异性的婚姻制度只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竟是同性恋,真的让人不可思议!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是指同性之间的一种爱,真是颠覆了我们的想象!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古希腊美男子雕像

但是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唯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唯有超凡脱俗的爱情,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其实,在古希腊,当时人们对同性恋并不排斥,而且在古希腊的贵族阶级中,同性恋十分盛行。在当时社会地位高的人群当中,几乎人人都会有一些长相英俊的男子陪伴左右,并且这些男子的长相越是英俊,则越是代表着这个人的社会地位高贵,将越受到人们的尊敬。

古希腊人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能够激发出两人的友谊以及勇气,尤其是在战场之上,在古希腊人的思想观念里能够得到越多同性的喜欢,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古希腊美男子雕像

虽然柏拉图自诩为爱情专家,但是关于他是否结过婚的问题却至今是一个谜,其实在史料上人们几乎没有找到关于柏拉图结过婚的记录。

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这在当时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对立相向。作为苏格拉底的门徒,柏拉图的一举一动都深受老师的影响。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院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服毒自尽。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但是被他拒绝了。

苏格拉底视死如归,最后当着亲人和弟子们的面从容地喝下了毒药。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苏格拉底油画

老师的骤然离世, 让柏拉图万分难过,也让他对雅典的政体彻底失望。为此,他选择远走他乡,开启了长达12年的异国游学生涯。

柏拉图跋山涉水,先后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在日复一日的跋涉途中,他看到了各地的政治、法律、数学、宗教等制度,结识并学习了影响他后半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油画

在时光的流逝中,一套专属于柏拉图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张在其脚掌日益增厚的老茧里初具模型,为他后来一系列经典之作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87年,40岁的柏拉图返回了阔别十余年的故土雅典,并建立了举世闻名的柏拉图学院,正式开始了他的个人讲学生涯。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在那一方一隅之地,柏拉图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了人生巅峰。他像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凭借丰硕的学识与成熟的思想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学者慕名前来拜访、求学。实践证明他的学院盛况空前,门庭若市!

在那里道德与政治,自由与爱情,教育与哲学,无一不是他们的研究范围和教授内容。开放而又严谨的学风滋养出了无数的真理和学说,多少伟大的科学家在雅典学院的土地上高谈阔论,创造经典!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其中柏拉图最著名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便是在那里那时积聚了坚固的知识体系的。而柏拉图本人,也在那所学术殿堂里写下了《普罗塔哥拉》,《美诺》和《尤息德谟斯篇》等经典名著。

柏拉图人生的后半期,一直在致力于撰写自己的思想体系,恢弘壮阔的《理想国》便是他晚期的巅峰之作,那是他一生中至高无上的一方净土,瑰丽而惊世,饱含生命力且独一无二。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他哲学思想中的许多重要理念都是堆砌这座“王国”——《理想国》的一砖一瓦,政治学、哲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诸多知识体系,均汇聚于此。完整而又细致地反射出柏拉图对真善美的孜孜追求和不朽的思辨精神。

在那个乌托邦式的国度里,柏拉图将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阶层,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三种品性。三种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恰恰犹如一首完美乐曲中所体现的高度和谐一样,其实柏拉图的哲学思想里面有两最为著名的观点。

首先是他提出了“理念论”的观点,其次是他主张“寓学习于游戏”。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主张不强迫孩子学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孩子。

柏拉图的这种教育思想,即使是对于今天我们的教育,其实也是有着非常重大的启迪意义。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千百年前,柏拉图如燃烧着的坠落的流星,降落在了古希腊的大地上,他用自己的思想和话语数次的让迷茫的人们在一瞬间醍醐灌顶。他用一笔一画的勾皴(cun)擦染,绘就了令人赞叹的哲学史,他让无数的科学萌芽破土而出,也让无数的教育希望竞相绽放。

*注释:毕达哥拉斯学派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的,又叫“南意大利学派”。这个学派是由于毕达哥拉斯在巴比伦、埃及和印度旅游途中,深受各地风俗人情、宗教和数学思想等影响,回到家乡后于公元前6世纪末创立的。其主要基本思想是数是万物的本原。该学派普遍采用辩证法的思想,是一个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非常深远的学派。

参考文献:柏拉图《第七封信》。

欢迎您关注曼蒂公主!

原来,我们误解了“柏拉图式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