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姚丽萍)《上海市旧住房成套改造和拆除重建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后,全市首个体量最大的旧住房拆除重建改造项目,也是黄浦区首个落实“两旧一村”实施意见后的“小梁薄板”房屋拆除重建项目,保屯路211弄项目进展如何?今天,黄浦区房管局给出官方权威答案——创造“四个第一”!

图说:保屯路211弄老旧房屋成套改造基地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摄

创下“四个第一”

保屯路211弄项目,位于半淞园路街道,继去年12月17日第一轮居民意愿征询以99.43%高比例通过后,今年4月15日启动了第二轮居民意愿征询,在首日便以98.29%高比例生效(一轮签约通过至二轮签约生效历时仅120天)。至4月26日,351证居民实现100%自主签约,至5月31日,完成了全部居民自主搬迁。

迄今,保屯路211弄项目创造了“四个第一”——成套改造居民参与度第一,居民知晓率、选票送达率、投票参与率、自主签约率均达到100%;大体量旧住房改造项目启动征询至签约生效推进速度第一,120天;100%居民签约完成的速度第一,自启动二轮签约开始仅用12天;全市大体量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签约生效后100%搬离速度第一,仅用36天。

精准对接细化服务

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保屯路211弄项目创造“四个第一”,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精准对接,细化服务。

旧改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真正考虑居民需求。项目签约阶段,一线工作人员拉长工作时间,抢抓双休日、节假日的“黄金签约期”,不辞辛劳到居民家中、工作单位完成签约工作,向居民兑现“随叫随到随签”的服务承诺。

方案设计阶段,南房集团物业团队和设计团队进驻现场与居民“一户一议”,充分研究灶台的摆放、卫生间窗户等房屋细节,增加适老设施、残疾人设施等个性化需求,综合考量有限的空间、居民诉求、公共环境等因素,经历十余次方案颠覆性调整以及无数次细节微调,最终形成了让居民满意的“一户一方案”。

同时,创新操作流程,在一轮意愿和二轮签约中间,增加方案征询环节。半淞园路街道及南房集团工作人员将“一户一方案”与居民逐户对接,提前锁定居民意愿,让群众工作愈加精细化、人性化,为二轮签约生效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项目签约高比例生效,搬迁工作接踵而至。为老弱病残、家庭中没有劳动力的居民,开展搬迁打包、车辆安排等全流程服务;对已签约、未找到过渡用房的居民积极帮助寻找房源;对居民搬迁中遇到的其他个性问题,及时协调搬场公司“一对一”服务。

精准对接,细化服务,前提是依法旧改。面对居民的各种疑虑,政策宣讲团、政策通气会、居民沟通会,释疑解惑。更重要的是,针对征收与成套改造项目之间的区别,《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到底怎么说?法律团队常驻项目组,全过程提供周到、细致的法律服务,为居民打开心结,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做好三件事

完成搬迁,只是旧改“上半章”。确保保屯路“下半章”又快又好又稳推进,起码做好三件事——

◆切实做好居民搬迁服务。很多居民户口仍留在本地,加强对搬离党员群众的关心关爱,建立健全搬离党员群众的联系服务机制,积极探索“人户分离”服务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

◆全力推进项目提速增效。组织职能部门持续提升项目工程建设审批服务水平,加快协调推进立项手续、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等事项办理进度。有条件的审批事项实行容缺后补,持续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加快项目审批,确保项目在居民搬迁后立即开工建设。

◆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后续建设过程中,计划定期向社区自治团队和居民代表汇报项目进展,听取意见建议,按需定制整改清单。同时,邀请热心居民担任改造“监督员”,全程监督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积极构建共享共治社区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