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听我们的话,把我们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坑,都尽可能让孩子不去踩,殊不知孩子总会长大,不可能一直听我们的话。

我家哥哥小的时候,属于那种特别乖的孩子,我们凡事都是会尊重他的意见,小到每顿饭吃什么,穿什么衣服,我们都会问问孩子,有一次,室外30多度高温,哥哥非要穿毛衣出门,婆婆急了,两个人僵持在那儿。

我问哥哥是不是非要穿毛衣,哥哥很肯定,好吧,我同意,结果一出门,哥哥就拉住我,妈妈,我还是换回来吧。

我什么也没说,拉着孩子回去换了衣服,这时哥哥才告诉我,原来哥哥刚才觉得屋内的空调太凉,所以穿毛衣也不觉得热。

有时候我们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真正接纳和理解孩子。

2

在小巫《和孩子划清界限》一书中写到,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水性不佳的时候,必须确定自己随时随地能够站起来、探出水面呼吸、岸边或者泳道分离线随手可及,我们心中才有足够的安全感,才敢埋下头浮在水面游一游。

在浅水池里熟悉了水性后,我们能在深水池里游而不感到慌乱。不过,最终的考验还是在自然水域的浪涛里,能够自如地驾驭惊涛骇浪者,才算得上是游泳高手。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好比水对我们的挑战——

当孩子小的时候,一切依赖于我们,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控他的生活,就好像一湾浅浅的儿童池,清澈见底,水仅没膝。

孩子大了一些,能够自理自立,有了独立的意志和思维,敢于反叛我们了,他变成了一座标准游泳池,水性不好的父母,很有可能呛水甚至沉底儿。

3

孩子进入青春期,思维行动更加独立自主,就好像自然界的水域,江河湖海,宽广辽阔,深不见底,时有浪涛。

孩子能否从儿童池扩展为海洋,关键在于父母是否给他成长的自由。

著名教育家孙瑞雪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爱和自由》)

我们总希望孩子事事都听从我们,好好学习,从不抱怨,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不是尝试去理解孩子,而是试图改造他,管制他。

要知道,养孩子不是养宠物,我们不能只爱听话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成为宽阔的海洋,拥有自己的独立和主见,父母就要逐渐放手。

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就会丧失自我意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4

我们可以多给孩子讲道理,请孩子遵理而行,如果孩子不认可,可以请他说出他的道理,如果他说得有理,我们就听他的。

这样,孩子渐渐地就能学会独立思考,按理行事,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孩子才能自信、坚定地行动。这远胜过一味去听别人的话。

孩子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么?

孩子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