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冲破时代的枷锁

她的青春之歌,与无数革命志士共鸣,最终掀起了时代的巨浪。

作者|郭帖

编辑|孤鸽

南湖上的望风人

1904年冬,乌镇第一所新式学堂“立志小学”正式开学,王彦臣领着6岁的女儿王会悟前来报名,但是被拒绝了——因为担心镇上保守势力阻挠办学,校长规定这个新式学堂和旧式学堂一样“概不招收女生”。

王会悟没能入学,却因此“立志”。她一生的求学求知之路,如溪流汇入大海,最终掀起时代巨浪。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之《青春之歌》,讲述的就是她的故事。导演、编剧等主创,大量查阅史料,统一创作思路,希望每一场戏、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必须要有历史出处并经过考证。

1898年7月,王会悟出生于嘉兴桐乡,是家中的第五个女儿。其父为晚清秀才,亦是当地有名的维新派人士,思想开明。他疼爱这个生于维新变法之际的女儿,为其取了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会悟”。

王彦臣自己开设私塾,让王会悟从小跟着私塾里的男学生们一起上学读书。著名文学家茅盾正是王彦臣门下弟子,他与王会悟年龄相仿,从小相识。但秀才王彦臣只会教旧书,故而1904年新式学堂“立志小学”开办时,茅盾及其他许多维新人士子弟便转去了该校。王彦臣也领着王会悟去报名,却遭拒。

6岁的王会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父亲私塾之外的许多地方,学校不欢迎女孩。在随后的几年中,对岸小学传来的读书声不断刺激着她的求学之心。为了能读书,她12岁考入嘉兴女子师范学校,告别父母,异地求学。

然而,在嘉兴女子师范学校仅读了一年,父亲王彦臣意外病逝。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越发拮据,王会悟被迫辍学返乡。她不愿意像其他姐妹那样嫁人,决定自己接替父亲办私塾,创办了桐乡县第一所女子小学,课程设有国文、算术、体育等。

她讲课方式新颖,所教内容也新颖,乡亲们口口相传“小王先生,教得不比老王先生差”。学生人数逐渐增加到上百人,她只得去宝阁寺借了一间殿堂作教室。这所女子学校引发巨大反响,令桐乡县教育部门做出了每月奖励教员5元钱津贴的决定。

许多年之后,茅盾故居首任馆长汪家荣如此回忆:“王会悟这个人呢,她是有点儿敢说敢做的。以前,这个镇上女孩子念书的很少,在封建社会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镇上没有正儿八经的女学。王会悟来了以后,她那个私塾里面收女孩子。”

新旧势力的斗争,向王会悟袭来。她在课上传播新思想,反对童养媳,宣传婚姻自由,还要给缠足的女学生放足,这一切都引起了保守者的激烈反对——他们还眼馋王会悟的5元津贴。重压之下,女校被迫停办。

《青春之歌》导演郭廷波,将王会悟的成长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而在秋冬之际的受挫,将王会悟引向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引向更广阔的天地。

《青春之歌》:冲破时代的枷锁

办女学受挫后,王会悟再度外出求学。她先是进入嘉兴女子师范学校读预科,1918年又进入教会学校湖郡女校半工半读。在校期间,她阅读了大量进步报刊,陈独秀的《新青年》要求恢复妇女“独立自主之人格”激起了她的强烈共鸣。她开始给陈独秀、李达、恽代英等人写信,赞同其理念。陈独秀兴奋地回信:“没想到我们的新思想都影响到教会学校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会悟剪了发辫,投身湖州吴兴县中小学组织的声援行动。当局要逮捕她,她随同学来到上海,经人介绍到博文女校做秘书。在这里,她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陈独秀等人,并得知《新青年》编辑部就位于不远的陈独秀寓所——老渔阳里2号。

老渔阳里2号,还有更重大的秘密和意义。1920年5月,陈独秀在此成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开始筹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心向革命的王会悟于此结识了留学归来的李达,并协助其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共产党》月刊。

《青春之歌》中最浪漫的画面莫过于这一幕:漫天飞舞的文稿中,王会悟与李达初识,王会悟识得李达的革命文稿,李达早识王会悟创办平民女校的志向。初识如同故友,年轻人的爱火与革命理想一同燃烧。

1921年4月,王会悟与李达正式结为夫妇,亦成为革命道路上密不可分的战友。他们没有任何仪式的婚礼,被后来许多革命同志效仿,在这个春天,一种希望正破土而出,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1921年,陈独秀、李大钊、李达、李汉俊等人决定于7月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组织与安排会议的任务,就交给了王会悟。此时上海已布满暗探,王会悟先后找了几个会议地点,最后选在了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住宅,“楼下家里人来人往,买菜、做饭、洗衣服都可以掩护楼上开会。”开会期间,代表们在里面开会,王会悟在门口望风。

7月30日晚,一个陌生人突然闯入,借口“走错了”,王会悟警觉地通知了代表们。众人散会后不久,巡捕房的人便来搜查。会议被迫暂停,大家商量另寻安全的开会地点。王会悟想起了在嘉兴女子师范读书的时光,想起了嘉兴南湖的画舫,“我们不妨租一只画舫,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

1921年8月3日,代表们汇聚到了嘉兴南湖的这艘小红船上。王会悟事先备好一副麻将,开会时她坐在船头,看似欣赏南湖风光,实则一旦有其他游船靠近便哼起小调,并用折扇轻敲船板。代表们听见了便会开始假装搓麻将,“三万”、“六筒”地嚷嚷起来。

中国共产党在这艘小红船上宣告成立。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夸奖王会悟:“你是很有魄力的一个人,敢到这个地方去开会。”

《青春之歌》最后一场戏是王会悟在南湖船上“望风”。导演郭廷波将这个画面拍得格外写意,夏日艳阳照射在水面上,泛起金色的粼粼波光,王会悟望向远方的眼神中充满了希冀。

历史记住了这个夏日。此后百年,这艘小红船成为中国革命的起点,承载着无数革命志士的理想与希望,历经惊涛骇浪,一往无前地驶向远方。

23岁的王会悟也记住了这个夏日。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她再也不会形单影只。此后,她创办《妇女报》、开设平民女校,为党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解放后,她在政务院从事法制工作。晚年,她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中国早期妇女运动史提供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1993年,王会悟于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她的青春之歌,与无数革命志士共鸣,最终掀起了时代的巨浪。

《青春之歌》:冲破时代的枷锁

对话平安:表演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平安唱过一首歌《小梦想大梦想》,寓意是家庭的小梦想、小心愿,能组成中国大梦想。此次出演《青春之歌》李达一角,令他了解到百年前许多年轻人的青春理想,对于“小梦想大梦想”有了更深的感触。

这也是他第一次当演员,在片场得到了诸多人的帮助。比如,生活中他是个很爱笑的人,但因为角色李达是一位地下工作者,所以就得内敛。“隔行如隔山,让我感受到了未来更多可以去学习的地方。”他说。

博客天下:拍摄之前,您对李达这个人物有什么了解?这个角色有什么地方特别打动您?

平安:我之前参观过“一大”会址,知道有李达这个人物,但并没有了解过这个人物的背景。这次接到这个角色以后,我就去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去了解他的人生背景是怎样的?在1921年的时候他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的工作是怎样的,身份是怎样的?

把他之前的经历,到“一大”,再到之后发生的事情,串联起来后会对这个人物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也了解到了他与王会悟之间的革命爱情,感受到当年的革命先驱们想要去建立一个新政党、创建一个新中国是多么的不容易。而且他有一个特别打动我的点是,他一方面有着非常崇高的信仰,另一方面他其实是一个大文人,他身上有着非常浓重的人文色彩,他一直没有因为外界因素去改变自己的想法,是一个非常坚持自我的人。

博客天下:您如何理解,李达与王会悟之间的感情?

平安:王会悟是这个故事的主线,她其实代表了中国现代女性的一种崛起,她的愿望是建立女校,而李达帮助她实现了这个愿望。王会悟是被李达的学识吸引的,他们两个人共同的、崇高的革命理想让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博客天下:对于饰演王会悟的谭松韵,您对她有什么印象?

平安:我觉得她真的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她在人物的把握上非常有想法。比如我们初识的那场戏,文稿漫天飞着,我和她一起捡文稿,还不小心踩了文稿,她会跟导演说,平安踩到文稿的时候,王会悟要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应:“因为我写了这些重要文稿,你踩到了这些文稿,我要像保护生命一样去保护它的。”这个戏一下子就更加饱满了。

《青春之歌》:冲破时代的枷锁

博客天下:第一次作为演员,出演这样的革命题材,会有压力吗?其他人给过怎样的帮助吗?

平安:我其实很害怕看傅东育总导演的眼睛。他的眼睛就像老鹰的眼睛一样,从上到下一直在不断地审视你,那我就非常紧张,但他给我提的意见非常好。因为我没拍过戏,举手投足有些自以为很自然的地方,镜头上会显得非常不自然。他会用非常浅显的方式来告诉我如何去改正这种表达方式,在镜头上呈现出更自然的状态。

谭松韵也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因为我没演过戏,很多时候脑子里就想着如何把台词讲完,她告诉我说其实演戏的时候,不用太想着台词多一个字少一个字,要像平常讲话一样,对方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说不定在对方反应之中,你脱口而出的一些词可能比原本的更好。

博客天下:你觉得主要的挑战是什么?

平安:因为是100年前的事情了,你要去把握当时那种心态和当时的背景,其实很困难。比如跟王会悟的戏,你既要表达爱慕之心,又考虑那个年代男女之间不能太开放地表露情感,还要表现一种文人的感觉,对我来说确实挺困难的,但导演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笑的人,但导演会跟我说,不能笑得太开朗、太开心了,微笑就可以,要记得自己做地下工作的身份,需要更多内敛的部分,这个是要对着镜子练习的,去纠正自己的习惯。

博客天下:出演《青春之歌》,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平安:第一次作为演员参与这个剧目,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隔行如隔山,让我感受到了未来更多可以去学习的地方。

另外通过这个剧目,我去查阅书籍资料,了解到了许多百年前的年轻人,为新中国诞生所做出的努力。可能我们之前看过的许多作品中,接触比较多的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但还有许多人像李达和王会悟,他们可能并没有太英勇的事迹,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己所能,同样推动了新中国的进程。

联系到我们现在,我想每个人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去做好了,每个人完成自己的理想,那汇聚起来就是中国的一个大梦想。

《青春之歌》:冲破时代的枷锁

对话郭廷波:走简洁留白的东方美学路子

《青春之歌》以“四季”喻王会悟成长的几个阶段。在故事的开头,王会悟于乌镇大雪中现身,天地萧瑟,画面极简。在故事的末尾,嘉兴南湖红船上的她,笼罩在夏日金灿灿的烈阳下,四周是同志们的欢呼声。郭廷波说:“南湖红船是希望之舟。”

博客天下:您之前对于王会悟有了解吗?您觉得她身上的特殊性和闪光点分别是什么?

郭廷波:接触这个项目之前,对王会悟的了解比较有限,也仅仅知道她是李达的夫人,负责了“一大”的安保和接待工作,除此之外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在准备拍摄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才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她,她从容,豁达,有独立的思想和智谋,而且冷静,审慎,身上有着那个特殊年代大家闺秀的魅力和气质。

博客天下:在拍摄之前,您对于这部剧的个人设想是怎样的?有哪些您特别想要去表达、传递的内容吗?

郭廷波:故事从王会悟小时候生活的乌镇讲起,有着强烈的东方建筑美学色彩,所以我们也尽量遵循东方美学的“卷轴”似的阅读习惯,大量使用横移镜头,一点点展开画面,同时强调素雅和干净,不要有过于庞杂的色块,注重留白,走极简主义的道路。

甚至在群众演员的处理上也是如此的,在小王会悟去学校走过乌镇大街小巷,以及李达在楼上目送王会悟在街头远去等多场戏中都刻意没有安排群众演员,除了主要演员空无一人,这可以说是偏向于极致的简洁了。

这个章节主要讲的还是“一大”,是建党百年的献礼,当然我们最想要去表达、去传递的还是关于“一大”的党史,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

《青春之歌》:冲破时代的枷锁

博客天下:在30分钟的篇幅内讲好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并不容易。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您选择了怎样的情节设置,去展现这个人物?

郭廷波:我们设置了春夏秋冬四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是王会悟成长的一个时间段,而不同的时间段也有不同的气氛设计,雨、雪、晴天……这些不同的气氛也是人物不同时间段的内心外化,有不同的主题色彩。

博客天下:在拍摄前,您都做了哪些准备?

郭廷波:大量查阅史料,做出详细的导演阐述,勘景,和主创们一起尽可能多地碰撞,统一创作思路,找到我们想要的方式。每一场戏,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必须要有历史出处并经过考证。

博客天下:主演是如何定下来的?当时为何会选择谭松韵来饰演王会悟这个人物?

郭廷波:谭松韵是很优秀的青年演员,很聪明,能非常准确地把握这个人物,并且有很多自己的设计和构想,她饰演的王会悟包括了16岁和23岁两个主要时间段,有一定的跨度,也是有难度的,我认为她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角色的塑造。

博客天下:在这部剧的表演上,您对主演成员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郭廷波:真实,生动,不能拖泥带水。

博客天下:如何点评几位演员的表演?

郭廷波:这几位演员都是很好的演员,谭松韵很有自己的想法,表现力也很强,她的表演是有层次感的;平安是第一次触电,但是进步明显,而且他接受能力很强,会认真琢磨自己的戏;于晓光老师很稳,有他在戏不会出错;此外韩文亮和毛俊杰两位演员都是中戏的同学,他们之间很有默契,入戏也很快。

最后一定还要提一提小王会悟的扮演者傅宜箴,年纪小小,但是领悟力很强,也非常机灵,而且认真,大家都很喜欢她。对了,另外一个小演员李依蒙的表现也不错。

博客天下:您最满意或者最难忘的一场戏是哪一场?为什么?

郭廷波:最难忘的还是南湖上的最后一场戏吧。南湖红船是希望之舟,拍这场戏,总会让人激动的,也自然会难忘。

博客天下:您觉得《青春之歌》这部剧中所传递的“理想”,对当下这个时代有何意义?

郭廷波: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理想永远都不会过时,也永远都有存在的意义和必要,如果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松懈或是淡忘,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剧集,让更多人重新坚定理想,也因此而获得力量。

《青春之歌》:冲破时代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