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

这是1991年,挪威作家 乔斯坦 ·贾德在《苏菲的世界》开篇写下的第一句话。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全球十大作家”:乔斯坦·贾德

32年来,“ 《苏菲的世界》乃最优秀的哲学通俗经典之一”已为公论,作为西方青少年哲学启蒙读物几乎人手一本,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 。

“哲学”一说,源自古希腊,本意是“爱智”,甫一诞生便与西方文明密切交融。

尤其近代以来,从理、工、农、医,乃至人文社科,哲学已成为统摄各科之学,不仅如此,就连我们的人生处世,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引。

可以说, 哲学作为人走向精神成熟的基础工具,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不过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对于初入哲学之门的中国孩子来说,还是有些艰深晦涩。

2023年,中信出版集团特地推出了 由法国TOP3出版社改编的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剧本作者文森特·扎比斯,是比利时著名的漫画家和剧作家。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展开全文

我们为什么要读《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哲学对于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用?

2月26日晚,在挪威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阿信特邀复旦大学人文学者 梁永安、心理咨询师 李松蔚与资深媒体人 陈赛,以“你要如何走自己的路?”为题,进行了分享。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李松蔚、梁永安、陈赛(从左至右)

最后,三位嘉宾还就一桩真人真事进行了一场思想浓度极高的辩论: 一个北京的小朋友,从家里翻出了6个父母藏着的房本,突然就觉得人生无忧,读书奋斗不再有任何意义了。

此情此景,估计不少人也会由衷羡慕这位少年吧。这,也许正是读《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对当下中国青少年的现实意义所在。

以下,是阿信特地为错过了这场精彩对谈的你,整理的文字精华。可以先码再看……

初次接触 《苏菲的世界》

给人哪些震撼?

陈赛: 各位读者,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由中信出版集团、中信书店主办的《苏菲的世界·漫画版》新书分享会。

本场活动也是中信出版集团于2023年度全新策划的面向广大读者的品牌“你好,读者”的系列活动之一。

接下来,请中信出版集团总编辑洪勇刚先生致辞。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中信出版集团总编辑 洪勇刚

洪勇刚: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角是新书——《苏菲的世界·漫画版》。事实上,早在1995年我读大学时,接触到的关于哲学的第一本书就是它的原著《苏菲的世界》。也是那时,我了解到了“哲学”,以及书名中“苏菲”的具体含义。

哲学英文是philosophy,其中前缀——philo是“爱”,后缀——“soph”是古希腊语,对应的英文是widsom(智慧),所以哲学这个词完整的意思就是“爱智慧”。

而苏菲(Sophie)这个名字,则是“soph”的阴性变体,是“智慧”的人格化显现。书名“苏菲的世界”,也便有了“智慧乐园”之意。

所以,非常开心,在今天这样一个美好的晚上,大家能在爱智慧的环境中,一起探讨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美好的生活。

也非常感谢梁永安教授、李松蔚老师,特别感谢资深媒体人陈赛老师做会场的主持。

陈赛: 接下来就让我们有请梁永安教授、李松蔚老师聊一聊,自己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感受。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嘉宾 陈赛

梁永安: 我是1995年左右看到这本书。其实我在高一的时候就喜欢读主题宏大一点的书,比如,经济学、哲学。当时,我觉得读哲学对解构这个既定的世界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在我们观念中根植了很多“唯一正确”的答案。

当你读了一些哲学以后,就会发现,比如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反驳别人都特别有道理。越往后看,你就越会感受到,哲学的世界里,是没有绝对的肯定或否定的。

我一直觉得,每一个人,一辈子一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哲学,读点儿哲学史。好的哲学史既是知识性的,也是思考性的,哲学能赋予个人开阔的精神生命。

我第一次看到《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它从一个非常感性的角度来讲哲学史,当时我觉得读这样的书对读者来说更加心悦。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嘉宾 梁永安

李松蔚: 我应该是高中的时候买了这本书,买回来之后就看了一些,因为觉得前面部分有点枯燥。

真正读是在上大学以后,看到后半部分之后,就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印象。

这本书是书中书的结构,苏菲是一个被创作出来的人物。

在这本书中,是有一个人在写这本书,而这个人物不断对自己和自己所在的世界进行思考,她逐步意识到我是被创作出来的人,而且试图反抗被创作的命运,最后结果是她切断了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于是她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所以当时看的时候,我是很震撼的,可能一开始看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学都是远古的一些哲思,甚至从神话的角度去理解人是什么,但是你看到最后发现这个问题发生在你自己身上,就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你也会开始思考我所存在的这个世界的根基是什么,对我来说是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跟文字版有什么不一样?

陈赛: 这次《苏菲的世界·漫画版》以漫画的形式来改编, 跟文字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两位老师的印象比较深刻?

嘉宾 李松蔚

李松蔚: 我印象很深的地方是书的结构,我翻这本漫画的时候,还是挺想知道它用什么形式表现这个事情。

因为原著中,小女孩的父母给了她一些手稿,手稿里面是苏菲的世界。

所以我想知道漫画的人物是以什么方式意识到自己在漫画的世界。

我记得有一个场景,苏菲爬到画框之上,她抓住画框,觉得这是唯一能对这个世界做的反抗, 我觉得这个效果跟文字的表达是一样的,对我来说比较有冲击力。

我可以看到一个所谓二次元的人物,突然要挣脱二次元给她的框架,这是一种很直观的冲击力。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梁永安: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全球化阶段的文化变迁:从古代的口头传播到后来的书写,现在进入了视觉时代。

在书写阶段,我们通过文字去沉思、表达,阅读和思维之间存在一个转换的过程,有很大的文化门槛,你要看懂哲学,其实还是要费一点心力的。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其实在文字、书写和视觉之间,转换得不是太好,大众化属性非常强,留给哲学的深思余地不是很大。

但我看《苏菲的世界·漫画版》的时候,觉得它从文字到视觉的转换走得特别好。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这本书能在从传统的精英书写形式转向大众的视觉形式的同时,又把哲学的批判精神和思想性带进来,非常难能可贵。所以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非常愉快。

现在的中国特别需要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哲学的逻辑便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比如我在课堂上经常讲柏拉图和他的洞穴理论,往往是我描绘了半天,学生听着云里雾里,需要借助想象。但是这本漫画书用了一种全景化的表达方式来描绘洞穴理论,我觉得这个就很生动新鲜。

这种形式的转换非常适合这个时代内在的文化要求。

哲学漫画化后

会丧失严谨性吗?

陈赛: 漫画一定程度是降低了哲学的进入门槛,但是如果你把哲学简化之后,它一定会丧失一部分的严谨性,是这样吗?

梁永安: 哲学要看两部分。

比如黑格尔的哲学,说绝对精神怎么从无到有,一步步演化,整个过程看着绕来绕去,但最后结论很简单。这里面有两个部分, 一个是观念,也就是达成一个结论, 还有一个是思维的过程。这两个都是非常宝贵的。

所以,如果把哲学史精简一下,你可以把它的逻辑很好地保留,但是会丧失它的思辨过程。人脑之所以这么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思辨的过程中进化出来的。所以我说这本书的难度在于,要在一个故事叙事里面打开思辨的过程。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从读者的角度,不是看了这本书就得去上哲学院,而是在阅读的时候能在大脑里产生质疑,意识到结论不是固定的,前后逻辑不是松散断裂的,不是各说各话的,它也有内在的生命。

我觉得大部分人读这种书不是想自己研究哲学问题,他可能对生命有一些疑问,而在阅读某一部分的时候,有一种打开感,这样而言,我觉得《苏菲的世界·漫画版》有这个功能。

所以我觉得对这本书要求不能太全面,不能太哲学化,而是介于哲学、历史、文学之间,文史哲融于一体的写法。

李松蔚: 我一直觉得对于哲学,严谨是我们的追求。

但是, 对于哲学的第一步来说,更重要的是:提问题。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刚说到爱智慧。什么是爱智慧呢?首先是惊奇。我原来以为有答案的东西,其实不是唯一的答案。这才是哲学的起点。

我们首先对我们身处的环境,对当下的事物有一点“不确定”。这个不确定会撬开一个口子。至于我从这个口子进去之后,我要花多少工夫搭建出一个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世界,这是第二步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一本入门书,并不是要给你一个严谨的哲学大厦,否则很多人望而却步。

我觉得入门书是为了把人的大脑搞乱,必须在很确定的生活里面搞点事情,让人产生怀疑:在以前确定的生活中,真的知道我在干嘛吗?一旦人开始产生这个疑问,我觉得入门书的功能就达到了。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苏菲的逃亡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陈赛: 我们的处境和苏菲的处境之间有可关联的地方吗? 她作为虚构人物,我们作为现实人物,她的逃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

李松蔚: 我觉得我们都是逃亡出来的人。

我记得我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外婆,我外祖母当时还很惊讶地问我,你都考上大学了,国家不分配你工作吗?因为在她的时代里面,你作为一个大学生,包括你将来的人生,在社会结构里面都是有你既定的位置的。

你老老实实在你这个位置上面把活做好就行了。

所以,我后来做的各种各样的选择,对她来说都匪夷所思。

她认为怎么可以这样呢?你受了很好的教育,有体制内的工作,怎么可以辞职!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但是今天我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你不会拿任何一个框架告诉自己说,那一定是对的。哪怕我妈妈告诉我应该这样,我也愿意按照她说的试试看。

但是骨子里我告诉自己:那只是试试看,那不是唯一的。

陈赛: 苏菲在遇到亚里士多德的时候,书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只有穷尽了她全部的潜力,才能快乐。

其实这里的“快乐”,应该是幸福。如果转换成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话语就是,人的发展,不止是现在意义上的“幸福”。

如果我们今天在跟亚里士多德先生聊完之后,对于当下青年来说,这句话有什么样的意义?

梁永安: 这件事情很重要。

因为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有很大的思想转换。柏拉图的思想核心是演绎法,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万物都是表象、是影子,人的终生大事是要探求理念,按照理念的逻辑去生活。

而亚里士多德就不一样了,他的思维是归纳法的,是要从人生的经验、实践中归纳出更深刻的东西。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要求,人的一生是一个在你生命实践里不断发现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你就没有所谓真正的认识。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我觉得中国青年在目前这个转型社会特别需要这种观念,因为青年特别容易陷入舒适区,给自己制造各种各样让自己停滞不前的理论,人最后就陷入到麻木区里面去了。

我们今天还是个实践的时代,不同的哲学不给你提供绝对真理。所以这时候,哲学就会给你自我发问的自觉,让你不断反问自己,这其实就是自我批判。

如果再加上文学的那种感受世界、想象世界、创造世界的热情,我觉得这就更好了。

这就需要亚里士多德的归纳、实践的精神,这非常重要。

李松蔚: 我想唱一点亚里士多德的反调。亚里士多德说要穷尽我们的潜力,但是我也真实看到,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在人生前30年都有这个痛苦,我理性上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我就是不想做。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理性比喻成一个骑手,这个骑手在骑一匹马,这个马有自己的性子,非常倔,有很多原始的冲动,可是这个骑手通过训练,要用力量去约束这匹马走到正确的地方。

但是现在心理学对这个比喻做了一个修正,就是 象与骑象人。

这个模型讲的是,理性的部分和感性的部分要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解,或者是协调。就像 骑象的人不可能靠着自己的力量扳这头大象,他需要做的是与象交流,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旅途。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所以现代心理学讲的,跟亚里士多德相比,其实我们也承认说要做正确的事,但是不是单一说靠理性约束自己,因为这个力量也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

亚里士多德的启示在于,如果你能实现潜能,就不成问题。但人很多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怨念时刻:我知道我今天晚上再多读一本书,我知识就变得丰富一点,但是我今天晚上刷抖音了。

这个时候,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面是否要责怪自己,可能是我和所谓的理性主义之间的分歧。

我觉得与其责怪自己,不如听一下,对于选择干什么,我内心的声音是什么?

人已经很苦了,不要再折磨自己。

陈赛: 你刚才说的其实跟我们当下很多人的处境很关联,我到底要不要放过我自己,这个时代的竞争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尤其在青少年身上很明显。

很多年前,我采访了一个北京很好的学校的住校咨询师,有这么一个案例:父母找到咨询师说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咨询师跟孩子聊过几次之后才明白,有一天他在父母的抽屉里找出了6个房本。突然就释怀了:我读书有什么意思,我父母就我一个孩子,我未来可以过得很好。

这个咨询师想了很久,告诉他说,你说得很有道理。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个时候有6个房本,就觉得自己很幸福,这好像也不太对吧?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李松蔚: 因为更早的时候,他从父母那里获得一个观念,他认为学习就等于竞争,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将来有一个好文凭,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薪水。

这个逻辑链条对他来说太根深蒂固了,当这个环节发生崩塌的时候,整个就崩塌了。

但是当我们不那么相信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假如我已经有6个房本,假如我已经不需要再去为了拿一份好薪水去学习,那么学习对我的其他意义是什么?

也许我们反而可以借由这样一个机会找到另外一种去学习的理由或意义。

其实《苏菲的世界》就是在讲这个故事,我觉得苏菲本身是在挪威的背景,整个北欧国家对教育的氛围很宽松,苏菲并没有任何学业上的压力,她就是单纯收到一封信,然后开启对知识的好奇。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陈赛: 如果幸福只是一种享受状态的话,总觉得隐约缺一点什么东西。人要真的获得一种幸福感还是需要你做一点你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梁永安: 总的来说, 我们年轻人面临两个竞争,一个是生存竞争,一个是发展竞争。

在生存竞争里面,会容易获得幸福。如果我有6个房本,要远远高于大家的平均值,我就相对幸福。如果人家有10个房本,你面对人家,你就感觉不幸福。

但是这一块有一个特点,就是叔本华特别描述的,小欲望实现了,就渴望中欲望,中欲望实现了就变成大欲望,一生就是无穷无尽的折磨。归根到底,这种生存竞争对人来说是无底洞,也是焦虑的源泉。

但是发展竞争就不一样,有一个内在要求,对生命、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我去云南的时候,开车40分钟到山里,之后再骑马三个小时。我看到一些赶马的人,他跟我们一路聊天。他说你们上海人,大城市收入很高。我说很辛苦。他说我知道的,你们尽管钱多,但是没有我们快乐多。

我一直觉得我们今天谈哲学地位崇高,但其实我们人类的科学、哲学、文学等等,比起大自然的智慧,那就差太远了。

人类能够活到今天,能够这样生存,其实是自然的智慧在衬托我们。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其实我在第二天回城的时候,换了一匹马。我就发现这匹马特别会生活。它路上看到这个地方有叶子要吃一口,那个地方有什么要享受一下。我后来想,原来这匹马也懂快乐。

所以观念转过来以后,我也很开心,原来对它的不满一下子全部不存在了。

其实我们人生的很多痛苦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在观念里面添加的。

给自己一点自由,给自己一点随性,给自己一点发自生命深处的感觉和生长,不要过于压缩。我想这样的话可能会让我们活的更加有信心。

影响全球5000万读者的成长之书

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富足开阔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

附赠解读手册、思维导图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